绿地集团:2011年最神秘的地产大鳄 超高层建筑达15幢

   2012-01-25 地产中国8880

  在经过短短六年的冲刺后,世界五百强的大门似乎离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近在咫尺了。

  1月17日,绿地集团公布2011年度经营业绩:在调控重压下,绿地逆势实现经营收入超过1830亿元,较上年增长32%,并有望跻身2011世界企业500强。张玉良将绿地2012年的经营目标指向了2300亿元——这接近于万科2011年销售收入的两倍。

  然而,这样一个号称“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就算是房地产界的资深人士,都感到极为陌生。在生产大众消费品的房地产业,存在绿地这样的“潜艇”令人奇怪——绿地显然尚未获得与其实力相称的声名,甚至,你都弄不清楚这到底是谁的绿地。由此绿地被评为“2011年最神秘的地产大鳄”。

  “潜水”大佬

  2011年,绿地在住宅销售收入上排名第三,在销售收入和面积两个指标上都仅次于万科和恒大。如果再把集团其他收入加进去,销售额达到1830亿元,已经远远超过万科,是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公司中的老大了。

  当“地王”们招摇炫目暴得大名之时,低调的绿地一直在以另外的模式向南昌、南京、合肥、苏州、徐州、郑州、重庆、西安、太原、沈阳、长春等全国24个省60个城市渗透。

  但与其在业界的低调截然相反的是,当绿地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项目开工之时,当地政府几乎所有领导都会出席,而上海市领导也会千里迢迢出席开工典礼——与“二王”(王石和王健林)不同,张玉良打着国资的红色招牌,以商、住两种武器深耕地方政府。

  张玉良尤其喜欢使出“第一高楼”的杀手锏——目前绿地建成和在建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达15幢,其中3幢摩天楼位列世界排名前十。摩天大楼属中长期投资,资金压力大,回收周期长,很多开发商望而却步,但绿地却深研“地方政府的战略和需求”。

  绿地同时成为了中国房地产企业“走出去”海外发展的标志:2011年12月23日,绿地集团与韩国济州国际自由城市开发中心在韩国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以综合性地产开发运营商的身份加盟韩国济州岛国际自由城市的建设进程。

  “绿地2012年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围绕区域、区位、产品、价格等要素选择优质项目,重点关注市场空间大的区域及刚需支撑力强的区位和项目。” 张玉良这样声称。

  多元化奶酪

  但如果你把绿地集团当成是一个地产公司的话,显然就弄错了——2011年其销售有近一半来自于煤炭等能源产业和建筑、金融投资。而这些多元化产业互动,也是推动绿地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能源产业现金流丰富、增长速度快,2008年绿地的能源盘子还不到100亿,2011年,绿地已经超过500亿,拥有煤炭资源总储量近6亿吨,年产能超过1500万吨。

  与此同时,绿地集团在金融业也取得了突破。2011年9月,绿地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控股了盘锦市商业银行。这是其继投资入股东方证券,并成为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锦州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大股东后,又一次金融领域的大手笔——如果今后房地产和金融的融合能够落实,绿地或迎来再一次的爆发式增长。

  但这家崛起于上海,横跨能源、房地产、工程建设、金融等多项产业的庞大王国,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问题就是绿地集团的产权。

  张玉良用十多年的时间,将绿地的股权机构几次变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历过纯国有、国有相对控股、国有绝对控股的多个过程。目前,绿地的股权结构中,据说国有股占51%,职工持股会持股46%,其他参股3%。但这是否是最合适的形式,仍有待时间解答。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88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