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财富有关的故事总有听众,更何况,这是一个前重庆首富的故事。
1965年出生的张松桥在2008年胡润百富排行榜上,名列118名,身价55亿元,此前一年,他的身价超过125亿元,被称为“重庆首富”。作为他控制的4家在港上市企业之一,中渝置地(1224.HK)是其地产旗舰,亦是张松桥首富故事最重要的发酵容器。
7月29日,中渝置地公告称,将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总值25.3亿港元的新股,配售价为每股5.92港元,较其停牌前最后报价折让10%,集资净额约为24.78亿港元,所配售的股份总数占中渝置地扩大后总股本的16.64%。本次配售股票过后,张松桥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将由60.34%摊薄至50.31%。
这是自2006年借壳登陆港股后中渝置地最大一宗融资行为。今年以来,中资地产公司频频出现的配股个案中,中渝逾25亿元的融资数目也超过了地产百亿俱乐部中的诸多一线房企。
默默无闻、声望较低的中渝置地缘何做到了这一点?作为将目光大致定位在重庆、成都和昆明楼市的“西南地产王”,它有哪些令人信服的秘密?
财富前传
中渝置地的故事最早可回溯至1992年。那一年,重庆人张松桥首次在重庆渝北区圈下2200亩生地,此后,这一代价不详的地块资产见证了张松桥个人财富的诞生、膨胀和地产业的掘金历程。
公开资料显示,正是在该地块上,张松桥打造了当地著名高档项目加州花园,用地800亩。时至今日,加州花园所在地块仍未开发完毕。加州花园的走红,为张在重庆地产界赢得声名。此后,他相继投资开发了汇景台、加州城市花园、重庆大学科技园、中渝科技楼等多个大型房产项目,总投资估计达数十亿元。
然而,地产业的投资可能在张松桥相对模糊的早年财富打造中只是扮演了少量角色,一位曾与张有数面之缘的本地开发商对本报记者说:“张松桥先生是在香港打拼并最终起家的。”也有媒体曾报道称,张松桥曾做过香港与重庆两地间的电器生意。
本报记者查阅可见的公开信息均显示,早年在重庆地产界小试身手之后,张松桥的业务方向很快转入香港。但是,对于张松桥在香港打拼的经历,外界却少有记录。
时间转至2006年底,此时,张已经是4家在港上市房企的实际控制人。公开资料显示,张松桥担任着渝港国际(0613.HK)、渝太地产(0075.HK)、港通控股(0032.HK)、确利达(1224.HK)等4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确利达则为渝港国际的下属企业。
2006年11月,张松桥展开一系列资产运作,并成功使确利达以33亿元收购其一手创建的中渝实业,注入其在重庆拥有的11块土地资产,该土地资产均分布在重庆渝北区。借助于此,中渝实业完成在港上市,随后,确利达更名为中渝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主业也由包装业务变更为地产业务。他控制的渝太地产则专攻香港地产市场。
2005年前后,国内民营企业通过红筹方式上市渐成潮流,当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75号文后,海外上市迎来一个政策的相对宽松期。就国内的地产公司而言,绿城中国、富力地产等均在这一时间段完成上市。上市为这些先行者提供了扩张的充足弹药,这一点同样在中渝置地身上得到不二体现。
根据历史资料,上市后仅数月,中渝置地就打破重庆之外区域零土地储备的现状,出资9000万港元和1.7亿港元在成都温江和成都都江堰分别拿下建筑面积36万和90万平方米地块的发展权。
上市后中渝置地土地收购的大戏存在一个显著特点,即更果断地走出重庆。2007年5月,中渝进入昆明,8月,进入四川彭山县,9月,与成都国嘉地产联手,进入成都锦华区。2008年1月,中渝置地再次重金加码四川彭州和重庆,耗资11亿元购得两幅总建筑面积达257万平方米的地块。
事实上,根据中渝置地2007年年报,在2007年一年,中渝即收购11个项目之多,合共新增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根据今年7月6日的公告显示,中渝置地的土地储备已突破1330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960万平方米。按照二线房企的标准,这一土地储备量堪称巨大。而7月6日当天购得的重庆新地标,代价约2.34亿元,成本仅为657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