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零矛盾”折射商业环境隐忧

   2005-08-22 3500
黄先生是盛福祥的生蔬供应商,按合同本来在8月16日应该拿到的清账单却未能如期拿到,超市也没有对此给一个说法。像黄先生这样的小供应商还有很多。记者为此进行了追踪采访,结果发现目前供零矛盾的突出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其背后折射的商业环境更是值得忧虑。

  费用之外还是费用

  供零矛盾除拖欠货款的表现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一家知名大品牌的经销商抱怨说:“超市对产品卖好卖差不管,一进门就要先交进场费。”他举例说,全国来看,单饮料的进场费,家乐福是1000元,沃尔玛是500元,其他地方还有800元、700元不等。逢年过节和店庆日都要另外收钱。不仅如此,供货商们还要向超市上缴海报费、堆头费。此外,还要被他们扣除8到14个百分点的销售额。供货商的促销员到超市促销时,还需要交纳一天数百元的管理费用。周末或年节时到超市送货的车从早上6时排到晚上8时,为了让商场超市及时收货,你就得塞钱,不然就不能及时上货。“入店费、店庆费、夜场费、海报费等花样繁多的费用项目,只是支付费用的一部分。”一位刘姓供货商解释说,由于厂家竞争激烈,多数供货商都有过给超市相关负责人塞红包,或打回扣的经历。比如,为得到超市中位置较好的地段,就要支付一定数量的“红包”。据了解,这些或明或暗的费用还有上升的趋势,它们已成企业的重负。

  搬起“费用”砸了自己的脚

  事实上,拖欠货款与各种摊派费用所引发的供零矛盾很大程度上源于商业竞争的规则缺失。按通行的说法,供零矛盾是从国外超市传入中国之时带来的舶来品。一位从事零售业10余年的资深人士的说法颇耐人寻味。他说,进场费等费用的源起是最初一些大品牌的经销商为抑制竞争对手而故意抬高超市的门槛,往往通过买断超市地段来实现自己的策略。后来商场超市把其地段做了划分,不让任何企业形成垄断,还定期对经销商进行更新。企业为了竞争,为得到更好的地段,不得不支付或明或暗的各种费用。因此所有企业的日子就都难过了起来。竟是供货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尽合理的商业布局往往使竞争更趋白热化。新世隆超市办公室主任王中森介绍说,按照美国沃尔玛的经验,在人口达到25-30万的地区,可以建立1万平方米的超级购物市场,再辅以便民店、连锁便利店是较为合理的商业布局。方圆每3平方公里之内不能有两个大的超市。据了解,在省会北部的柏林商圈中竟存在了7家大的超市,前些时候倒闭的银都超市就在其中。商场超市为了生存壮大,必须拉拢人气,增加客流量。自然就会联合供货商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各种费用也随之产生。

  消费者承受商业之痛?

  现在,许多商场和超市一般都以商品价格最低化、“1元商品”等噱头来吸引消费者。价格战也成为商界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市民们带来了购物上的实惠。但商业的过度竞争加之不合理的商业布局所带的消极后果也不容忽视。很多供货商都抱怨:我们在超市这么多年一直都在赔钱,但我们还得扛,因为要保住品牌影响力。而某些小厂为了在商场超市走货,不惜降低质量以弥补被商场超市“盘剥”。所以当商场超市收费远远超出我们的承受范围时,降低成本、质量下降就在一些企业中出现了,这是连锁反应。也有经销商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各种费用最终要消费者承担。一位资深人士直言不讳地说,为什么国内商品的质量一直上不去?过度商业竞争不能不说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比如,这些年消费投诉比较集中的手机领域,中国的手机大多只能使用一年,而国外的著名品牌能使用2-3年。难道消费者不仅要最终承担各种费用还要享受由此产生的低质量商品?面对这样的疑问,省会商业联合会会长姚振春表示,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正联合他们在做相关调研,可能会通过规范合同签订、建立超市倒闭预警机制来规范商业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袁志广 赵志国 燕赵都市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5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