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素吟 发自广州、梅州
合生创展已与华南五虎渐行渐远,高端转型衍生的疲态几乎令人产生衰退的错觉:负债率不断攀升而销售额却无增长。唏嘘之余,却往往忽略了朱孟依的第二支地产旗舰:广东珠江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投资”),与合生创展协同作战。
在不亚于合生创展的发展轨迹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使命的珠江投资,几乎承载着朱孟依每一步落子的想法,甚至承载着更为浓厚的家族情怀:合生珠江合作开发、珠江系地产整合上市、四大板块分立等。
此后,珠江投资整合地产业务上市失败,又为珠江投资带来了怎样的冲击?
从珠江投资的经营重点转向上,可以看出朱孟依与经营管理层经营理念的不同。这也是导致合生珠投系高层动荡的直接诱因。
珠江投资有意向商业地产靠拢,但是这却遭到了管理层的抵触。如今,在整合地产业务上市失败后,珠江投资能源矿产业务的异军突起,是否意味着,朱孟依接下来的行棋方向有所转向,重心转向矿产能源?
不同阶段肩负不同使命
“珠”联璧“合”,甫一开始,这就是朱孟依为地产棋局布下的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孟依俨然在不同阶段赋予了珠江投资不同的任务。
1992年,入籍香港的朱孟依在港成立合生创展,且注册于百慕大。彼时,合生创展在香港乃至国外并没有实质性的经营业务。实际上,境外投资者亦不能在内地开发房地产,也就是说,只有投标和投地资格,而没有独资开发资格。
为此,一个里应外合的实体应运而生。如此大费周章,在当年已是罕见,因而过去一段时间合生创展在广州地产界更有“假洋鬼子”之称。
查阅工商注册信息,不难发现,珠江投资的成立颇为应时。
1992年11月,广东丰顺韩江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以下简称“韩江公司” )组建广东珠江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投资”),当时的韩江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朱孟依。
珠江投资成立后,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经营范围为有关投资业务咨询服务、信息传播,投资市场的策划及组织有关方面学术研讨。
不过半年时间,珠江投资获批珠投才获批兼营房地产业务。在此之后,合生创展至少70%的房地产项目都是与珠江投资合作开发。
直至1998年,合生创展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在合生创展的股东构成当中,朱氏家族仅有朱孟依一人。相反地,朱氏家族则是悄然入局珠江投资。
1999年3月,珠江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韩江公司出资2500万元,占50%股权;广州华城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城置业” )出资1750万元,占35%的股权;广东顺同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同实业” )出资250万元,占5%股权;广东可曼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曼德” )和广东新南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南方” )分别出资250万元,各占5%股权。其中,新南方是由朱孟依之兄长朱拉伊当家。
显然,合生创展与珠江投资之间,作为境外融资平台与开发实体几乎是境外房地产上市公司内地开发的样本。彼时,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更是不吝感叹:“合生创展才是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
“王石所佩服的是,老板的整个地产家族,不是单一的合生也不是单一的珠江投资,而是包含了合生、珠江投资以及其他关联公司在内的地产航母,基本是一条龙全包的过程,从拿地、开发、建设、设计,后期物业到后期经营,再到地产外延业务的全包。”一位已离职的珠江投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道。
直至2003年,CEPA(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政策实施,港商内地投资开发的所有限制都已取消,这意味着合生创展与珠江投资“两条腿走路”的互辅关系即将终结。
“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地产集团,独立运作经营是必然的趋势,一方面是合生上市的缘故,一方面也是牵扯到珠江管理层的利益,如果合生烂项目都扔给珠江投资去背,珠江投资的管理层肯定是不愿意的。”上述人士对时代周报如是说。
彼时,朱孟依已在思索珠江投资的下一步棋路了:2003年2月,广东珠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集团)本部调整,主要负责集团的战略管理规划和综合管理工作,原直接负责开发经营的房地产项目及房地产相关业务全部转入珠江投资。
这亦不难从珠江投资的注册资本和股东出资额的数次变更窥得一二。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工商资料显示,2003年2月、2003年8月18日、2005年12月。珠江投资经过几轮增资和股权转让。朱氏家族的持股比例大幅提高。
其间,珠江投资的法人代表经历了走马灯式的变更。1993年2月,何国华出任法人代表。1998年12月,何国华再次出任,2003年9月,朱克林出任;2007年12月,珠江投资增资,法人代表变更为朱庆伊。其中何国华和朱克林分别为朱孟依(姐)妹夫和亲戚。朱孟依,彼时正在酝酿一场空前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