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店的采购天堂”,当初的宣传招牌还在
为数不多的商户也在忙着搬迁
小商品城内空空荡荡,难见客户,俨然一座荒城
600亩商城成“荒城”
近日,记者来到南京国际小商品城,该商城位于汤铜路与宁溧路路口,离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只有四五百米。道路上往来车流不少,可走进商城,里面却是一片荒凉。十几亩的停车场上只停了寥寥几辆货车。开业的店铺集中在商城靠大门的地方,只有十几家,大多是经营酒类、洗化用品的小店。记者乘车在商城里绕了一圈,道路上空空荡荡,看不到购物者走动,店铺卷帘门也都紧闭着,不少屋子的墙角都爬满野藤枯草,有部分绿化带甚至被改造成了菜地,几只游荡在街道上的流浪狗在这里欢快地嬉戏,整个商城里冷清得吓人。
“这个商城现在就像是‘鬼城’一样,花了四五年也没招商成功,业主们买的商铺租不出去,也赚不到钱。”一家商铺业主任先生说,小商品城占地600多亩,几乎所有商铺都已经出售。本指望投资商铺赚房租,可如今大家眼看着打了水漂。有的业主甚至呼吁,反正商铺都是3层小楼,不如让政府回购,给农民当安置房,楼下的铺位正好可以开一个农贸市场。
商户忙着搬家
市民王女士是这里为数不多的商户,她告诉记者,2009年应天西路华商市场搬迁,一部分商户搬到了江宁的众彩物流,一部分业主搬到了这里。她租下一排4间门面,开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日用品、化妆品超市。可搬进来后,这里始终人气低迷,招不来新顾客,全靠给老顾客送货维持生意。好在当初约好前两年免租,所以前两年并没有房租成本。最近,业主要找她来收房租,她不敢再做下去,只能搬迁到其他市场。她一边说着,一边招呼伙计整理货架,把所有东西都装箱带走。
市场门口一家经营酒水的店铺同样是2009年入驻小商品城的,老板也是原华商市场的业主,原本他的店铺在市场靠里一些的位置,可渐渐邻居们都搬空了,他和留守的业主都集中到市场门口的这条街上。“集中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他目前的这个商铺免租期结束,年租金5000元,里面还租了几间当仓库用。
目前,小商品城仅剩的十几家店大都准备搬迁。
拖延两年才交房
范先生是业主推选出的代表之一,他牵头组建了南京国际小商品城业主管委会,详细调研过小商品城从兴建到衰败的经过。
他告诉记者,2003年时各地都流行学习浙商经验,江宁区政府和禄口街道办事处从浙江请来一位姓颜的老板,成立了南京国际小商品城有限公司,拉开了建设小商品城的序幕。这位颜老板自称有地产运作经验,2004年小商品城还没有建好,这里已经开始卖楼花,不少浙江炒房人来到这里投资。当时,宣传材料称,开发商不仅负责建设,还会负责招商,这里将建成华东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第一期规模就有600多亩,将来完全建好后,总面积将达1200亩。当年,这个工程还是江宁区政府的重点工程之一,很多投资人相信宣传的“美好前景”,踊跃购买期房。
按照开发商和业主的合同,小商品城应在2005年底交付,可却一拖再拖。直到2007年,小商品城才完成了主体建设,但一些业主发现房屋质量不尽如人意,楼间距偏窄,不利于停车,大多数业主为了照顾下面的招商工作,只能捏着鼻子先收房再说。
折腾几年才完成
20%的招商任务
由于开发商南京国际小商品城有限公司交房拖延失去业主信任,不少业主呼吁更换招商主体。2008年10月,禄口街道找到一家名为上海豪洋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招商管理。
范先生说,“当时南京市政府拿出一笔钱,让禄口街道找合适的企业来招商。”他了解到的情况是,上海豪洋并不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禄口街道一开始给了豪洋500万元的启动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后来,豪洋向街道汇报招商工作完成到20%、40%时,又分别拿到600万元和400万元。在2009年底,豪洋逐步撤离了小商品城。
范先生还介绍,实际上豪洋的招商工作水分很大,业主管委会统计过,最多只有400家店铺开门,这一数字只占到铺位总数的20%,很多人只是与豪洋签了协议,根本没搬进来。此外,业主们还发现一件蹊跷的事情,豪洋与禄口街道接触时是以上海豪洋的名义,可在与业主签订授权委托租房的协议时,用的是南京豪洋的名义。而南京豪洋是一家独立法人的公司,与上海豪洋是何关系业主并不清楚。目前,400多家商铺大都搬走,剩下的十几家也正忙着搬迁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