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货业第一集团的“千亿之路”-雄魄大商 风云际会20年
从青泥洼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有百货店到在全国拥有170家大型店铺的中国百货第一集团,从营业收入5亿元到全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跨越,大商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这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发展“密码”?记者循着大商的发展战略与扩张路径,试图找到其中的秘密。
怀抱理想改革开放进程
1997年,大商集团董事局主席牛钢“信心十足”地随团参加在澳大利亚举办的亚太零售业大会,当时大商的年销售额为27亿元,在全国零售行业内已是“响当当”。但事实却是:1000余家参会企业中,美国的沃尔玛年销售额已达1300余亿美元;澳大利亚最大的零售企业一年销售规模也超过了200亿美元……与之相比,大商几乎“微不足道”。几十倍、几百倍的差距,更加激发了牛钢“创建享誉世界的大公司”的壮志与理想。
其实,从1992年起,大商已经开始了向大公司目标迈进的步伐,只是那时的大商还很弱小,还在默默积蓄力量。这一年,大连商场迎着市场经济的春风,实施内部股份制改造;1993年,大连商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一举成为新中国大连及东北第一股,大商在体制上走在了中国商业企业的最前列;1994年,利用大连成为中国首批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城市机遇,立项东北首个零售业合资企业大连国贸大厦,走上合资合作道路。
1995年,大商集团正式组建,集团化体制的建立为大商的对外扩张积蓄着力量。1998年,利用党的十五大之后,各地政府“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共识形成之机,大商集团果断出击,一举收购抚顺、锦州、营口三市百货大楼,开启批量收购的先河,由此走上对外扩张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2004年,服务东北振兴,大商集团继续北上,巩固自己在东北的霸主地位,为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借势中原崛起。大商集团以4.21亿元“天价”,进入河南,开始逐鹿中原。
当21世纪进入到第二个十年,大商集团一方面利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奢侈品品牌纷纷进入中国的机会,积极开发高端店铺,实现商品升级;另一方面,配合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店网下沉,开始对中国全方位消费需求升级进行全新的市场布局。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大商集团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对市场经济原理的充分认识和把握,是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商机的敏锐洞察。
店网战略实中国百货商业第一
1998年,当大商集团带着浪漫大连的海文化,走出大连,收购抚顺、锦州、营口三市百货大楼时,不止一个人质疑大商的选择,可大商就是认准了这个“死理”,因为主动走出,走向更大的市场,连接每一个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牛钢十几年前为大商确立的“大连第一、东北第一、中国一流、世界轻量级、世界中量级”五步走发展战略暗合了全球化进程中公司做大的市场规律。而在路径选择上,是编织一张大网,立足东北,辐射全国,最终走向世界的店铺网络布局。店网建设是牛钢根据国际零售业店铺连锁化、空间异域化、经营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作出的战略性举措,是把大商做大做强,实现大公司志向的最重要的步骤。
如果说出手东北是大商征战天下的第一仗,那么雄踞东北则是大商集团继续出击的根基所在。事实证明,作为东北土生土长的商业企业,大商集团将东北作为“根据地”和“大后方”,无疑是正确的。“东北店网”作为其网络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覆盖全国店网建设的基础。在奔走扩张的征程中,大商集团始终殚精竭虑地做深做透“东北店网”,使其真正成为大商集团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基地。“有了东北也会想念华北,进入中原。建成了"东北店网",也想再建一个"华北店网"。” 2001年,大商集团受让中百商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72%的股权,正式进入北京。2003年,大商集团收购北京天客隆超市集团92%的股权,布子华北店网。2005年12月,大商集团签约购并青岛新城市广场,投资兴建麦凯乐青岛总店,由此进入山东。
2006年4月20日,大商集团又以惊人的手笔进入中原,以不可思议的4.21亿元,将河南郑州金博大城的3年租赁经营权收于麾下。紧随其后,仅用短短5年的时间,在郑州、许昌、漯河、新乡、信阳、开封等9个城市开设30家店,雄踞中原。在华北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大商集团又加快了西部扩张的步伐。2007年4月,成都大商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都两店、自贡两店迅即开张;2009年12月,大商集团进入西北战略要地,西安新玛特开业。2010年,大商集团进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签约“桂林第一店”微笑堂商厦,一举越过长江,进军华南。
2011年,大商集团先收鲁中淄博商厦有限公司,华北店网再添重要力量;随后全资收购呼伦贝尔友谊集团,打通了东起绥芬河、西至满洲里,横贯牡丹江、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的极具战略价值的商业大动脉,充分体现其全新的战略眼光和布局东北亚腹地的深度构想。
13年,大商集团的店网布设覆盖东北、跨越华北、深入中原、挺进西部,并以推进式的扩张策略,继续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伴随这张商业巨网不断延伸的,是大商集团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的逐渐完善,以及多商号、多业态发展组合的日趋成熟。
大而弥坚望“无限发展”
大商真的做“大”了,今年11月23日,大商集团提前一个多月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成为了“全国百货行业首个千亿企业、东北地区首个千亿规模本土企业”。
有了规模优势的大商也有了展望未来的底气。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作为党代会代表的大商集团董事局主席牛钢,参与全市五年发展谋划时,站在“千亿年”的顶峰,与集团决策层几经研讨,又作出惊人之举,提出: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过一奔二”,即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奔向2000亿元;“过二奔三”,大型店铺数量超过200家,奔向300家;“过三奔六”,利税额过30亿元,奔向60亿元。
大商做“大”了。在牛钢看来,这不仅是大商的一种快乐,更证明了企业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做到“一千亿”,大商用了接近20年的时间;从“一千亿”到“两千亿”,按照大商集团销售规模的年均增长速度,很可能只需4年。或许,实现下几个“一千亿”的时间会更短,这已然不再是时间的概念,而是市场经济给予企业无限发展的神奇力量。
大商做“大”了,大商集团对零售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零售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无限量的广阔发展空间。因此,大商将经营理念定义为“无限发展、无微不至”,选择了零售业这条发展道路,大商就一定要坚决地走下去。
大商做“大”了,表现却非常冷静。“一千亿只是一个"阶段",不是高点也不是终点。”
时不我待,大商仍在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