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购物中心全球领先的建设速度实际上有喜有忧。全球知名地产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建购物中心规模居全球首位。其中,天津市场是这股风潮的主要推动者。不过,这项喜人数据背后却暗藏隐忧。在业界看来,购物中心的建设高潮与土地增值关系密切。目前,抱有这一心理的开发商在全国各地制造了不少烂尾商场。
世邦魏理仕近日公布的“全球零售业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购物中心建设规模“十大”城市中,有8个都在中国。其中前三位分别是天津、沈阳和成都。天津已成为全球建设购物中心最积极的城市。目前,天津约有16家购物中心在建,总面积达245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西单大悦城。天津在建购物中心面积还超过了除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外任一城市的现存量。
尽管购物中心进入建设高潮,与中国经济腾飞带来的消费需求提升不无关系,但在业界看来,一些购物中心的建设者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认为,“圈地”才是目前开发商建设购物中心的最大动因。“高速的商业开发对于中国城市功能完善等作用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以土地升值为目的的项目开发比较普遍,导致很多项目早早拿地,要么无法开工,要么开业后业绩不佳最终转手。”
事实上,在很多城市,消费者需求与购物中心建设速度并不匹配。即便是在中国零售业最为发达的北京市场,坐等土地升值的发展模式,也让众多商业资源被浪费。最知名的当属位于京西五棵松地区的华熙乐茂。这家商场从五年前就已经建成并招商,但时至今日仍未改变大面积空置的命运。期间,这家商场曾经历一次转手。据一位知情人透露,尽管整体亮相遇阻,但开发商出售该项目后也并未吃亏。
与华熙乐茂类似的商业项目在北京还有不少。位于东直门地区的国盛时尚购物中心曾多次宣布开业时间表,但目前该商场却处于停业状态。由于土地升值潜力巨大,业内专家认为,即使不开业开发商也不会损失太大。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营销系主任陈立平认为,商业规划或政策监管缺失是零售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郭增利建议,对于商业地产的规划和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发挥更多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商业过度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