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货业欲转型买手制 面临人才匮乏等四大难题

   2012-05-07 超市周刊9670

  目前,对于国内的百货行业而言,面对不景气的消费市场,如何最大限度的盈利,保持持续增长,也成为一个大难题。而实际上,中国百货业发展30年,前期模仿日本百货模式,后期欲自我创新,尝试各种发展模式,然而随着各种主题百货,会员百货的相继歇业、调整,中国百货的发展之路在哪,一度为人们所担忧。现小编总结百货未来发展几大趋势。

  百货进购物中心是必然

  现今百货业进入购物中心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零售业中,单业态转向多业态是发展的必然性,尤其在百货业成长普遍进入停滞阶段,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土地的取得越来越困难,使得城郊购物中心的兴起有相对的空间。尤其中国城市的扩张在近10年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所以原来的城乡结合处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时候变成为新的都市中心,例如上海的五角场、广州的花都、成都的南严线、重庆的江北、北京的望京、天津的滨海新区,都是这样的新都心,所以王府井百货进入购物中心的领域相对还是较晚的,若是10年前起步,现在的成绩会更好。

  百货转型关键:让买手制落地

  国外买手制在中国难以落地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市场太大、商品的生命周期短、零售商业本身的商品管理体制有缺陷、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匮乏等四大要素,百货业在转型期间尤其要重视国外先进的经营模式的引进和落地,当然还有异业联盟的好处及做网上商城必须注意的误区……

  买手制难落地四大原因

  国外买手制在中国难以落地的原因最主要有以下四点:

  中国的市场太大:中国市场的规模巨大,所以跨区域采购很容易失败,尤其是要了解各个区域的气候、消费特性等等,这是一个很冗长的过程。

  商品的生命周期短:中国资金的流动很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到某些赚钱的商品,使得很少有好的商品生命周期超过3年而不被山寨商品所冲击的,所以除特定的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商品之外,大众商品极易被仿冒和受到冲击。

  零售商业本身的商品管理体制有缺陷:因为国内百货零售业喜欢采取联营制,所以极少有像日系、台系的商品管理体制,而恰好这样的商品管理体制是自营采购的基础,没有建立这样的机制就不可能有好的买手制度。

  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匮乏:正如之前所讲买手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但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培养一个好的买手很快会被挖角,企业会进入不断培养人才不断流失人才的一个怪圈。这也是国内买手制度不能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异业联盟有误区

  百货业的异业态联盟是一个企业犯怵的问题,事实上通路有通路的优势,异业态的结合事实上就是通路的互换与资源的交流,强强联手易,强弱联手难,主要是看谁的筹码多,谁就拥有话语权,这就是异业态的基本盘。

  现在百货也开辟网上商城似乎看起来是一个方向,但恰好会陷入实体店与虚拟店认知的误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其间未必有必然的联系。习惯实体店的专业经理人在进入虚拟领域的时候反而会有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目前欧、美、日、台网络购物做得好的公司反而没有实体店,所以我个人认为百货业与网络购物本来就是两码事,充其量在商品组成方面会有一些通性,其他的部分则是两种不同的专业领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6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