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中国“蜗牛式”扩张准备加速 未来每年增开3家店

   2012-05-12 中国工商时报4120

  宜家之所以开店速度奇慢,据宜家中国区零售业务总裁吉丽安介绍,一般一家新店的筹备时间为2.5至3年左右,“我们考虑的不仅是今天的生意,而且是未来5年、10年、20年。”

  宜家在中国市场的每一步都谨慎稳健。而国内一些卖场却将精力放在无序的扩张和训练销售人员说服顾客上,与其如此,不如学习宜家稍稍放慢脚步,在照顾每位顾客的感受和需求的同时,将最终的决定权重新交还给顾客。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在酷似迷宫的商场里,没有纠缠不休的推销员和嘈杂的叫卖声,需要准备的只是一份愉快的寻宝心情。这就是宜家特别的体验式营销。新浪家居商城家具总监、华南区总经理陈斌评价:宜家的销售模式完全是自产自营自有品牌,给顾客的一种概念——不是在售卖一种产品,而是在售卖一种生活方式。

  “体验式”营销

  上午九点半刚过,北京四元桥的宜家店门口就已经聚集了几十个顾客。他们中大多是来自本地的“发烧友”级用户,也有一个来自湖南的“亲友团”(50岁上下的父母、成年的儿子,再加上两个女性亲戚)——对这样一个月收入大概在两三千元左右的普通家庭来说,逛宜家,是到北京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

  半个小时后,宜家开始了一天的正式营业,顾客们开始鱼贯而入。女人们对宜家色彩鲜艳的厨房用具、碗碟、玻璃磨口瓶和价格在20元上下的装饰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和儿子则想花更多的时间在设计新颖的灯具上;午饭时间,他们在能容纳700人的餐厅匆匆吞下一顿瑞典风味的午饭,虽然被私下议论为“又贵又不好吃”,但他们最终还是对这次的“征战”感到满意——因为买到的商品都是在湖南本地无法买到的。

  这就是宜家在中国的典型形象,讨人喜欢、理念特别。自从1998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以来,它一直想把消费者的光顾当作是一次休闲活动,而不是日常的30分钟采购。这既让它迥异于本地商家,也迅速与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国外超市区别开来。再加之它推广的平板式包装(flat-pack)、DIY组装、收费的环保黄色购物袋等一系列模式和细节让人耳目一新,短短几年时间,在越来越旺盛的消费需求推动下,它在中国几乎成了“家居购物”的代名词。

  事实上,宜家非常重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并将此作为吸引客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宜家的体验式购物方式让消费者在轻松的状态下获得了对卖场的好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宜家闲逛和购物。在宜家,消费者可以亲身体验产品,甚至包括对产品进行破坏性试验。宜家跟很多家具市场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在这里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逛商城,并从中获得乐趣。宜家强烈鼓励消费者对卖场进行全面的亲身体验,让消费者拉开抽屉、打开门柜、在地毯上走、试一试沙发和床是否舒适和坚固等。而国内的许多卖场则以此相反,很多沙发和床上都标出了“样品勿坐”的警告性标语,这样使得消费者与产品间的距离拉开,消费者对产品的心情可改变。

  面对数以千计的商品,消费者很难做出选择,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难度,增加了消费者的决策时间。国内大多数卖场是通过店员的解说来说明每一件商品的特点,消费者这个时候的信息接收是被动的,这个时候接收信息消费者会有一定的顾虑。而在宜家,不会有导购人员喋喋不休在你耳旁介绍产品,而是让顾客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

  “蜗牛式”扩张

  这家来自于瑞典的家居品牌创始于1943年,在经历了几十载的发展后,已在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0多家商店,是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而在中国,宜家自1998年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店以来,目前门店数量仅10家。

  其在中国的业绩增长和开店速度被质疑与世界第一大家居零售巨头的形象不太相称。在2005年之前的7年中,宜家在中国仅有北京和上海两家店,其缓慢、谨慎的发展方式被业内称为“蜗牛式”扩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12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