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近日表示,未来一年内,万达主要集中于跨国运作,将会有震惊世界的并购发生。《纽约时报》报道印证了王健林的说法。据该报5月8日报道,万达可能会收购北美第二大院线AMC股份。AMC有350家影院5050块银幕,远超万达在中国的86家影院730块银幕。如果合并成功,万达院线将在中美这两大电影市场,同时拥有占主导地位的影院经营权。
从文化方面考量,有论者认为中国企业海外的文化产业并购,将输出中国的价值观,提升国家软实力。但中国传媒文化企业的此类努力并不容易成功。早前,中国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参与并购《新闻周刊》便以失败告终。《新闻周刊》是美国华盛顿邮报集团所属的旗舰类新闻杂志,面向全球发行,每期最多发行量高达400万份,影响力仅次于《时代》杂志,也是美国价值观的输出者与制造者。但近年来受网络冲击,盛况不再,发行量下滑至150万份,广告量更是急剧下降,处于亏损状态。《新闻周刊》的东家华盛顿邮报集团急欲脱手,但在竞价前,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出手最大方的中国收购者。主导这项跨国传媒并购的《南方周末》执行总编向熹称,并购失败不是输在出价问题上,而是在于美国对中国传媒并购采取全面封杀立场,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担心中国价值观对美国的渗透。
而电影业相对远离了政治和意识形态,远离社会时政新闻,敏感度较小,容易达成收购。同时,电影行业由于内容的不确定性,导致票房风险、制片方风险相对较大,许多百年老牌影业公司如米高梅都有破产风险。内容商的风险导致了渠道商强大,甚至反向收购内容商,收购影视制作公司,形成巨无霸的产业链。所以,谁掌握了渠道,谁就掌握了通向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谁就有说话的权利,这个现时大型超市在零售领域的强势别无二致。而这个强势的话语权,会为中国影片在北美上映提供更多机会,也是一个输出中国价值观和文化的机会。万达的一大步,也可看作中国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一大步,这对于渴望输出文化和价值的中国,犹如雪中之炭。
对于渠道对文化的作用,外文出版社总编辑徐明强显然有深刻体会。他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好的策略是收购海外出版社。发行是图书的命脉,中国图书要“走出去”,最大难度在发行,没有渠道。2002年,外文局联合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收购了中国书刊社—这是一家成立于1962年的美国家族企业,也是在美国最知名的中国书刊发行公司。悠久历史和高知名度保障了中国书刊社的客户群与发行渠道。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发行商,以及读者,要找中国出版物,就会找中国书刊社—这正是渠道对于内容传播的威力。
文化的输出,虽然首先在于负载文化的内容的融通,但光靠资本控制渠道,进而控制内容,却并不能实现目标。已有的众多的孔子学院,除了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和功夫,并未带来预期中的影响力。再如《建党大业》在美上映,却反响平平,即使假设万达控制了AMC院线,不顾票房而增加建党大业的场次,即使其损失可通过国内政经资源来弥补,但对于输出文化、甚至价值观,这样做却是南辕北撤——显然,这只会激起反感。
在市场环境下顺势而为的正常文化输出,是靠价值观的“低”和一国产品的强。所谓价值观的低,就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价值观如水,总是由“高”往“低”流,越低越接近人性之本,越强大。譬如朝鲜阿里郎大型集体表演虽激情、崇高,但着眼于小人物的宣扬人性、亲情、自由的价值观的影视文化产品却反而如水,柔能克石。所谓产品的强,是指要靠着强技术产品的输出,如CPU、苹果手机,才能输出NBA和《美国队长》,最终输出附着其上的文化。所以,所谓文化的输出,功夫却在文化之外,比的是文化之外的价值观和孕育强势产品的经济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