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2万亿元销售额的偌大中国餐饮市场,国内上市餐饮企业仅有3家。虽然依然有企业顽强提交上市申请,但是却遭遇暂停审批的困局———国内餐饮企业的上市之路一直走得十分坎坷。然而,上周证监会《关于餐饮等生活服务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信息披露指引(试行)》(下称《指引》)的发布恍如给困境中的餐饮企业打了一支强心针,这普遍被业界认为证监会为餐饮等生活服务类企业IPO放行的信号。
分析人士指出,《指引》直接戳进餐饮业本身财务透明、管理规范化等上市等要害,为企业指明前进方向,但餐饮企业要在短期内完全规范操作并非易事。“财务透明的背后餐饮行业普遍在纳税、社保、公积金缴纳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完善。”一位管理着一家餐饮连锁的资深餐饮业人士陈棠方(化名)告诉记者。
上市要跨四大门槛
一直以来,业界将餐饮企业上市难的原因归结于:由于现金收付量大,导致收入确认和成本衡量上难以监管。此外,餐饮企业在财务、税收、员工社保、企业治理、盈利稳定性、内部质量控制的缺失也成为不少餐饮企业亟待加强的环节。
上述产业顽疾,也让餐饮企业在上市问题上颇为尴尬。目前A股市场仅有三家餐饮类上市公司。而据证监会的数据,去年发审委审核拟上市公司过会率为76.81%,通过审核的共有265家企业,但餐饮企业却全军覆没。
新鲜出炉的《指引》直截了当地戳中餐饮企业上市难的“命门”,对餐饮企业的经营扩张风险、食品安全、商标、会计核算等四大板块的信息披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业界看来,这是国家对餐饮企业IP O放行的一个积极信号。“过去餐饮企业IP O被否,大家并不知具体的原因在哪里,现在指引的出台明确了这一点。国家希望提高服务业在G D P中的占比,长远来看,国家对餐饮企业IP O的态度是支持的。”中国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和顾问机构———清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亚男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过去几年,中国对餐饮企业的IPO一直持审慎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荆林波告诉记者,也正因为餐饮企业在内地上市无望纷纷转投港交所,而港交所在发现这些内地餐饮企业存在风险后,今年年初发布了餐饮企业上市的指引;而在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的有关领导被媒体追问餐饮企业上市问题,其也承诺加快餐饮业上市进程,这些都是此次餐饮业上市指引发布的大背景。
据今年2月份证监会公开披露的在审企业信息,今年排队上市的515家IP O申报企业中,餐饮类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天津狗不理集团、广州酒家集团、净雅食品、顺峰饮食酒店管理。不过从2月至今,餐饮企业依然处于审核状态,没有丝毫进展。
餐饮财务透明存在利益博弈
《指引》的出台,给身陷上市难魔咒的餐饮企业带来了新的转机,然而上市门槛丝毫没有降低。“指引给企业指明上市要求之后,企业能否积极改进冲击资本市场,看各家餐饮企业的运作,但短期来看连锁企业要规范按照指引要求执行存在一定难度。”张亚男认为,餐饮业要做到财务透明和人力成本的透明,并非易事。
按照《指引》的要求,发行人报告期内在采购、付款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其中涉及各直营店和加盟店主要原辅材料的供应方式,不同渠道采购的数量及金额,主要供应商等情况;报告期各期全部店面统一采购、加工、配送的覆盖比率等详细信息的披露。
“国家对食品源头质量安全的监管越来越细,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资深餐饮人士陈棠方指出,然而他也同时指出,虽然现在很多规范的餐饮企业已经可以追溯到原料的来源,但这依然难以根本解决餐饮企业成本核算透明的问题。“餐饮业的原料相当大一部分以农产品为主,其采购难以提供发票,在广州除了东升农场这样一些大规模的蔬菜供应商,在很多肉菜批发市场很难拿到采购发票。”陈棠方指出,如果企业与双汇等大型的供应商合作,有着规范的发票依据,成本核算难度相对比较小,而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利用发票来达到一定的谈判条件,比如不开发票,原料采购价能有所下降。
此外,《指引》要求,发行人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披露所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特别是餐饮收入、与餐饮相关的烟酒收入、商品销售收入、特许权及加盟费等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指引》要求公布餐饮企业的收入构成,保证了其营收的透明度。”张亚男指出。然而这或许会触及企业一个甚为敏感的问题———纳税。陈棠方告诉南都记者,目前餐饮业税费的缴纳模式有两种常见模式,第一种是个体户采取定额交税的方式,第二种是连锁品牌根据自行申报营业收入纳税,此种方式的纳税额度约为营业收入的5.9%,其中5%为营业税,其他教育附加税等税费约占1%.“比如一个门店每月50万元的营业额,通常企业的报税额在20万元-30万元之间,如果如实申报营业收入,餐饮企业的生存会遭受严峻的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指引》还要求企业写明各直营店聘用员工的数量及薪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情况。“如果按员工1500元的收入标准来算,每个员工的社保金额是700多元,企业要缴纳其中的500多元,这对餐饮企业来说是笔沉重的负担。”陈棠方表示,鉴于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大部分餐饮企业为餐厅服务员购买“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福利通常都只是按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购买,也不会帮服务员购买公积金。
“如果按照真实的营业收入纳税和跟着指引的员工保障体系走,餐饮企业要再花费5%-6%的营业收入支付这笔费用。在现有营业收入的基础上,餐饮业如果要上市,上述两部分的税费难以规避,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陈棠方表示。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人工、铺租成本的节节攀升,已经极大威胁着餐饮企业的利润率,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的营业利润率约为9.42%.
那么正在等候上市的四家餐饮企业是否需要根据《指引》作出调整?“目前正处于上市的静默期。”广州酒家一位高管并不愿对此次指引作过多评论,至于《指引》中对营收监控等条例,该人士表示广州酒家是一家国企,要完成这些规范操作应该没问题。
餐饮业融资渠道存短板
5年前,餐饮企业由于具有简单商业模式和持续盈利的能力,引得众多美元基金投向餐饮行业。资料显示,2007年6月13日,重庆小天鹅火锅宣布获得红杉中国和海纳亚洲创投基金联合投资,总金额在2000万美元至2500万美元。随后,一茶一坐也完成了第二轮1068万美元融资,寰慧投资以约750万美元占股13 .5%.当年10月25日,中式快餐连锁店“真功夫”获得今日资本、联动投资两家共3亿元投资。同时,新疆百富烤霸还从以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为首的国际投资机构引入10亿元。
然而,由于遭遇上市难的魔咒,让资本对餐饮业的热情迅速降至冰点。“尽管资本可以以并购方式退出,但大家还是希望能推动一家企业上市,因为餐饮业IPO很难,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对餐饮业的投资信心。”
清科研究中心给记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1年,已经披露的中国餐饮行业的投资事件为37起,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为22起,披露的投资金额总额为6 .97亿美金,平均投资金额为3168万美金。
在荆林波看来,这个利好的消息必定会刺激券商积极加大对餐饮领域的挖掘。然而,荆林波同时认为,餐饮业除了上市,缺乏融资的途径,特别是中小型餐饮企业。“比如消费者刷卡消费,餐饮企业需要缴纳2%的刷卡费,而百货业一般仅为1%.国家扶持餐饮业的发展更需要融资渠道的创新,甚至可以考虑给微型企业设立扶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