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万科通过一纸公告对外宣布,“将收购在香港上市的南联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约74%的股份”。南联地产于1996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香港和新加坡的主营业务包括地产投资、物业管理和仓库业务等。
通过这一起收购,万科将持有南联地产位于香港新界葵涌区约65.7万平方英尺的物业,该物业在2011年12月31日的评估价值约11.2935亿港元。而万科所支出的成本是10.79亿港元。收购价格与标的公司重组后的净资产比较接近。
至少从账面上看,这是一起相对合算的收购。
融资新渠道
申银万国在一份研究文件中指出:万科收购南联,不排除是为了通过做大做强这一海外子公司,使其成为重要的融资平台,以应对国内较高的融资成本。
按照申银万国的分析,通过这起收购,除了74%的股份和新界物业,万科还可以通过南联地产获取成本更低的境外贷款,比如成本只需2厘多和1厘多的香港贷款和日本贷款。另外,通过境内的房地产信托等融资渠道,万科可能需要支付15%左右的成本,但是在境外建立桥头堡公司,则可通过股票二级市场增发等方式募集海外资金,成本只有内地的1/10甚至更低。
一直以来,万科被认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在郁亮2004年升任集团总裁之后,万科开始积极寻找海外融资平台,曾先后与德意志银行、新加坡RZP、通用电气商业金融房地产公司合作,但融资金额并不大。
后来,万科尝试着通过信托借款的方式谋求资金。仅在2012年,万科便已在国内先后融资5次,获得47亿元的资金。但相较中海和华润同时期的融资额和融资方式,万科的融资额不仅小,而且成本高。以上海万科五玠坊为例,向华润深国投信托借款10亿元,借款期限两年,固定利率11.2%。这一融资成本是龙湖地产融资成本的两倍—去年龙湖地产整体平均债务成本仅为6.4%。
对境外公司的收购尝试,开始于几个月前甚至更早。按照万科董秘谭华杰的说法,万科曾经和多家企业进行过接触和洽谈,在一系列的调研、比较和评估后才最终确定南联地产是合适的收购对象。
不过,如果就此认为,南联地产能立竿见影地迅速为万科引入大量资金,未免过于乐观。首先,南联地产规模有限,交易对价占万科总资产的比例不足千分之四;另外根据港交所的规定,公司股权转移之后,两年内不能有重大的资产重组。
也正因此,一些分析师倾向于相信,南联地产更像是万科当下选择的在商业地产方面的某个实验品,探索意义大于对万科经营业绩的实质性影响。
这背后自然有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在政府对出让土地中商业配套的比例越来越大的趋势下,万科单纯依靠纯住宅高速周转的发展之路在核心城市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以万科所在的深圳总部为例,自2005年以来,深圳纯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每年都急剧下滑,2011年上半年的纯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甚至为零。而放眼全国主要城市,纯住宅用地也几乎已经“绝迹”。这种情况下,万科不但拿地受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土地议价能力,抑制了利润。雪上加霜的是,在最近一轮宏观调控中,住宅市场的成交量更是大幅下降,每个开发商都在寻找新的出路。
因此,转向政策波动较小的商业地产,就被很多开发商认为是理想的出路之一。在这个领域,先行一步的万达被视为成功的样本—住宅和商业互补,整合资源提升地价的能力远高于同行;造城能力和带动就业、税收的能力,也让其成为地方政府的座上宾,因而可以在最大限度控制土地成本的基础上以售养租,大举扩张;游走在住宅与商业地产领域之间,既让其开拓了盈利渠道,又在风险规避上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