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倍德翻牌:那些恩怨正在消散

   2005-09-21 3500
9月17日,在欧倍德原中国总部所在地——上海梅川路1318号的广场上,一位前欧倍德员工用好听的声音,演唱着百安居欢乐温馨的主题歌。

  在他眼前,店铺里原来欧倍德的企业形象——海狸鼠已了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百安居的橙色围裙。

   这里正在举行欧倍德上海4店翻牌为百安居的仪式。在此之前,欧倍德华东地区的5家门店已经率先翻牌;在此之后,欧倍德最后4家门店的翻牌工作也将于10月1日之前全部完成。

  得意与失意

  今年4月27日,英国建材巨头百安居宣布收购资产净值13亿元的竞争对手——德国欧倍德中国零售业务。4个月后,百安居只用区区两个星期,就将曾在上海苦心经营5年的德国“建材巨人”改成自己的模样。至此,上海现有的18家建材连锁超市中,已有一半门店被百安居揽入怀中。

  百安居中国总裁卫哲透露,这次收购在英国总部正式签约30秒后,他收到了一个“成交”的短消息,而这个消息让他足足兴奋了15秒种。

  “近2000名欧倍德员工已经进入百安居体系。”百安居中国总裁卫哲在“翻牌”现场向记者感慨,如果没有这场收购,百安居根本不可能一下子获得这么多的成熟人才。

  “收购后的人员整合相当顺利。”卫哲介绍,保持原欧倍德13家门店稳定运营的关键人物,三个区域总经理以及13个门店经理全部留了下来。

  相对于百安居的志得意满,原欧倍德的一些高管和员工却在体验收购的残酷性。那些曾与百安居在中国“并驾齐驱”的欧倍德高层,亦不甘心以“战败者”身份蜗居百安居“门下”。据记者了解,收购正式完成后,欧倍德高达90%~95%比例的高管都已自觉地选择了离去。

  而欧倍德的中国高层,则在被收购之前相继离开。“翻牌对我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但是既然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一位欧倍德中国高层向记者感悟,“无论你取得多么大的成功,在一个企业中如果没有自己的股份,离开了它,你就一无所有。”受到收购事件的影响,这位职业经理人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

  主动与被动

  百安居的突然收购,也让欧倍德原来1000多个供应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卫哲介绍,百安居与欧倍德相同的供应商约为300家,其余欧倍德体系内的供应商,百安居将根据自己的标准加以遴选。今年8月,首批8名原欧倍德供应商顺利过关,进入百安居的采购体系。

  但百安居接手后在欧倍德商店内大举清仓的景象,已让大批欧倍德供应商面临淘汰命运。据记者了解,一些德国品牌的建材供应商将肯定不再进入百安居。

  心情不轻松的还有欧倍德的中方合资者。欧倍德在中国已开店13家,共有上海金桥集团、南京栖霞建设等近10个中方股东,他们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从15%~35%不等,由于中方股东力量过于分散与弱小,让他们在这场收购中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知情人士透露,欧倍德在出售之前根本没与中方股东做过任何沟通,只是让他们同意将合资公司的德方股份,转移到新注册于香港的欧倍德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当时中方股东不领其意。但短短2个月后,百安居便宣布通过收购欧倍德亚洲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欧倍德中国全部零售业务。

  尽管对此存在不满,但大多数欧倍德的中方股东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一重大的股权变化,“不管和谁合作,只要按照合同办事就可以了。”欧倍德的一位中方股东向记者表示。

  希望与失望

  “原来买东西还可以在百安居和欧倍德之间互相挑一挑,但现在只能去百安居了。”一位姓张的消费者对两家合并有一点遗憾:“百安居如此一来在上海是否构成了垄断?”上海目前18家建材超市中,百安居已占“半壁江山”,但垄断一说还是被卫哲断然否认。“9家门店让上海成为百安居拥有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卫哲表示,但由于上海建材超市的销售额只占20%~25%的市场份额,因此百安居在上海建材零售市场份额其实仅为12%左右,离30%的市场垄断标准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从全国来看,百安居的市场份额更是小得只有1%~2%。

  百安居中国业务的大举增长与其欧洲业务的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百安居母公司英国翠丰集团日前公告,今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下降12.8%,打算在英国关闭22家百安居零售店,并缩减16家店的规模。而百安居中国的销售额在此期间增加35%,利润更大涨300%。

  不难理解百安居为何巨资收购:中国市场或是挽救百安居未来的最大希望。

  (东方早报 陈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5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