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俄国人在哈尔滨开设“秋林洋行”,翻开中国百货第一页;百年后,百货店作为一种成熟的业态在中国遍地开花。这期间,中国百货业的乐章虽然起伏跌宕,但亦精彩纷呈。
第一幕:百货业的滥觞
出场人物
马应彪、郭乐、郭琳爽
夫妻店对决兄弟兵(1917年)
1917年10月20日清晨,一辆高级轿车停在了上海南京路上,这是当时远东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澳大利亚华侨马应彪从车里钻了出来,今天是他投资创建的公司——先施百货开业的日子,他知道,今天注定会创造一段历史。
先施公司的开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争相观摩这个集屋顶戏院、东亚旅馆和豪华餐厅于一体的洋商店。南京路一时间人山人海,甚至有人流连其中,数日不归。马应彪的贤内助、元配夫人霍庆棠也前来助阵,当起了营业员。在那个保守年代,剪着短发的霍庆棠自然成了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开业第二年,先施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439万元,整整是投资额的两倍。但马应彪没有时间庆祝,因为他的对手已经来了。广东人郭乐、郭泉兄弟在香港创建永安百货后,便把目光投向了上海南京路。
永安的开业深深刺激了先施公司的董事们,他们一致认为不能让对方在高度上超过自己,便把5层楼改为6层;永安也不甘示弱,在自己的楼顶上加盖“绮云阁”,与先施平起平坐;先施咽不下这口气,又硬是在自己的楼顶上加了一个3层的“摩星楼”。
员工有了新身份(1956年)
几十年后,永安百货后来者居上,取代先施百货成为上海第一大百货公司。而此时,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永安百货创始人郭乐也把公司总经理的位子传给了侄子郭琳爽,自己则回香港当寓公去了。1952年,我国逐步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一些传统的老百货企业,将面临“公私合营”的改造,上海的永安百货也不例外。
第二幕:国家导向经营
出场人物
彭城、张秉贵、毛冬声、胡子敬
“新中国第一楼”平地起(1955年)
解放后,我国百废待兴。北京市商务局局长彭城一直盘算着建一座地标性的国营商场。
1952年8月26日,中贸部(后为中商部)正式批准修建百货大楼的建筑计划,并同意承担全部商场部分建设投资。从此,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建设便提上了议程。
几经波折后,1955年9月25日,百货大楼终于平地而起。作为“新中国第一楼”,百货大楼的开业赢得各级领导的重视:国家商务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商业局等有关领导前来参加。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剪彩开幕。开业当天,顾客流量多达16.4万人次,货场拥挤不堪,日销售额30.9万元。
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开业拉开了建国后北京商业的序曲。中国百货业进入国营时代。
张秉贵的“一团火”(1955年)
如果说王府井百货大楼是新中国地标性的商业建筑,那么其营业员张秉贵则是这一时代百货从业人员的精神象征。除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本领之外,张秉贵还有“一团火”的精神,他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售货员要胸中有一团火,温暖顾客的心,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从张秉贵这句名言可以看出建国后中国百货业的特征:三尺柜台阻隔了顾客和销售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当时,中国的百货企业不仅仅负责商品流通,作为窗口单位,还担负着政府形象的责任。因此,张秉贵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商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