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园地产:复合地产的先行者 文化与商业地产再起步

   2012-07-03 新浪9490

  脱手长安8号奥园的税前收益约10.81亿
脱手长安8号奥园的税前收益约10.81亿

  中国,尤其是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华南地区,并不缺乏大房企。然而由于行业的各种特性,即便年销售额千亿的大房企,所占全国市场份额也不到2%。这就意味着,即便是体量较小的房企,也有着不小的生存空间,它们是这股缘起南方之风的重要组成。而且,只要它能够将自身商业模式的故事讲得动人,那么在激烈抢食的资本市场也能分得一杯羹。

  奥园地产,2011年销售额不过50.16亿,单此数据自然无法与万科等一线规模的同行相比。然而正是体量不大的中型房企,在全国范围内亦享有的知名度并不小。

  品牌的前生今生

  奥园的知名度,一方面来自几度易手、在调控中分外显眼的豪宅项目“北京长安8号”。而更重要的因素,则毫无疑问是早年与“中体产业”的合作,借国内外那一波奥林匹克热潮,衍生出的一批产品。而这种将奥林匹克体育的概念与楼盘开发相结合的做法,使得奥园被认为是复合地产的鼻祖之一。

  当然,那个时候的奥园还不叫奥园,而是一家名为“金业集团”,成立于1996年。在成功开发出金业别墅花园及在南沙尝试开发养生项目后,1998年金业在广州番禺洛溪筹建“金业体育花园”,并将前述的养生理念结合当时的体育热潮,决定在项目中注入体育健康的元素。

  这样的理念,很快将金业的产品与当时大体以功能性为主卖点的主流产品区分开来。1998年8月,经国家体育总局认可,“金业体育花园”更名为“广州奥林匹克花园”。金业开始凭借这张牌在全国拓展,“奥林匹克花园”这个牌子也在金业的拓展下在全国渐出名堂。

  然而,金业与国家体育总局的经营实体“中体产业”间的蜜月期并不长。尽管金业期间通过向中体产业出售部分股权使其成为“自己人”,但据称,中体产业还是向其他申请贴牌的开发商输出了“奥林匹克花园”品牌。

  奥林匹克花园在长江南北遍地开花,在广东及周边,多由奥园开发,而其他地区使用该品牌的开发商不在少数。2002年,金业决定抽身而去,并将公司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奥园地产”。同年,奥园与中体产业分手,奥园退出北京、天津奥林匹克花园的股权,上海奥园中的股权也割让给了中体,以此置换全资拥有广州、番禺奥园和南沙、天鹿湖奥园新城的股份,南国奥园的股份也由33%增至67%。

  由于并未承诺任何规避竞争的条款,在划江而治后不久,业务范围开始重复,由此出现了如重庆两个奥园竞争的局面。当然,一个是“奥园”,另一个是“奥林匹克花园”。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49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