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型酒店投资案例激增 上半年金额达1.9亿美元

   2012-07-12 21世纪经济报道6510

  经历了2011年的低迷,经济型酒店又重新高调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日前,桔子水晶酒店与凯雷收购基金签署了投资协议,凯雷亚洲基金III向桔子酒店的母公司Mandarin Hotel Holdings Limited注入上亿美金,以获取49%的股权。

  凯雷的大笔投资,无疑搅动了酒店业的一池春水。据悉,本次融资后,桔子酒店将加快在一线城市的物业开发、改善客房设施,并加强人才的储备。

  受到资本热捧的桔子酒店并不是孤例。据清科的数据显示,今年来,我国的经济型酒店投资案例较往年激增。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披露的酒店投资事件均为3起,披露的投资总额分别为8367万美元、2732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被投资的公司有汉庭、7天、布丁酒店等。2011年的经济形势较为低迷,酒店业无被投资案例。而今年1月至7月初,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就有5起,投资金额总额达到了1.9亿美元。

  不难理解,经济型酒店的固定投资少、扩张快、利润高,仿佛是一个低风险的生意,这构成了资本对其竞相追逐的原因。也正因为此,尽管去年经济型酒店的效益不佳,但各个品牌仍未放缓扩张的步伐,追求市场占有率成了整个行业的风潮。

  其中,7天预计在2012年会新开360家酒店,汉庭预计到今年年底,开业酒店数将超过1000家。而拥有1600家门店、19万间客房的如家亦不甘落后。去年全年,如家新开酒店数为306家,其收购的莫泰在去年四季度新增酒店10家,今年,如家计划继续新增330-360家酒店。

  伴随着酒店数的激增,中国经济型酒店业正式进入“千店竞争”时代。去年9月30日,如家收购莫泰后,旗下酒店数超过1000家;今年2月,7天宣布旗下酒店数超过1000,并表示到2014年,旗下酒店数将超过2000;今年3月,汉庭也表示完成千店布局,并称未来会将重心移到三四线城市。

  一厢是热火朝天的投资与扩张,另一厢却是频频传来的不和谐音。无论是如家、汉庭还是格林豪泰,都先后因卫生问题被曝光。此前炒得沸沸扬扬的“毛巾门”事件便是一个典型。从这个角度看,在“向规模要效益”的经济型酒店市场,伴随着圈地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管理难题。一旦公司管理半径和质量体系无法跟上外部的扩张,便会出现管理失控。而只要出现一次类似“毛巾门”性质的丑闻,就足以为公司品牌带来致命的打击。

  对于正在急速扩张的整个行业来说,这都是个绕不开的管理问题。先不妨计算这样一笔数据:一家单体酒店从店长到一线员工大约需要40人,以每年新增300家酒店来算,公司每年需要新员工1.2万人。再加上老员工的流失率,公司每年新招的员工数达2万人左右。这样大的招聘量,公司如何做到完善的培训,又如何把握基层新员工的服务质量?

  除了员工数的膨胀,造成管理失控的另一大原因是加盟模式。随着物业成本的逐年增加,国内经济型酒店从2009年起拉单体酒店入伙,加大特许加盟的比重。眼下,如家的加盟店比例已超过5成,锦江之星、汉庭、7天等品牌的新增门店中,加盟店的比例也纷纷提高。毫无疑问,分散的加盟商会给总部带来协调与管理上的挑战,“鞭长莫及”之下,标准化的愿景似乎难以达成。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经济型酒店是否只有规模化才能生存?低成本的采购与复制,在哪些阶段会遇到管理的瓶颈?连锁管理如何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本期采访了国内的几家经济型酒店。而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这些经济型酒店品牌或多或少地正面临着内部管理的调整。譬如,随着门店数的增长,它们开始在总部和门店间设置多个层级,以加强总部对基层门店的掌控力。在对一些员工的培训上,它们也开始采用各种具体的指标针对细节进行奖惩。

  这些管理措施是否有效,目前还言之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市场,内控只是经济型酒店现阶段需要解决的初级问题。而接下来,国际客源的吸引、营销方式的改变、与国际经济型酒店品牌的竞争,才是它们需要面对的更为复杂的课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65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