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之后将原有的企业标识换成了全新的LOGO,天安数码城集团正在酝酿一盘更大的棋局。
这可能让这个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地产开发商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因为天安数码城正在试图摆脱固有的工业园开发运营商的形象。
企业标识转换的真实目的是,天安数码城欲转型为城市产业综合体开发运营,并为新一轮全国布局扫清障碍。
有业内人士称,天安数码城正在和多个地方政府接触,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和做大规模优势,为企业上市做足准备。
这种模式已有先例,同样定位于城市产业综合体开发营运商的华南城(01668.HK)已经成功上市,并借力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扩张。
对于6月份完成的企业标识转换,天安数码城集团总裁戴宏亮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旨在建立统一的品牌系统和规范,加强品牌管控能力,目的是更好地适应其快速发展与扩张的步伐。
戴宏亮表示,天安数码城今年着力做两件事,一方面是稳步进行全国拓展,另一方面是大力加强集团品牌的对外传播推广力度。
戴宏亮称暂不方便透露会新进入哪些城市。但有知情人士透露,天安数码城正在与成都、东莞等地方政府进行洽谈合作事宜。
天安数码城集团是一家中外合资的专门开发工业园的公司,背后股东为香港天安中国(00028.HK)和深业泰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主业以开发产业地产为主,天安数码城不愿意把自己称为房地产开发商。梳理其发展路径可以发现,从1990年开始,天安数码城一直在开发传统的工业园;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天安数码城向工贸园转型;2000至2009年,天安数码城完成第三次转型,类似于传统的科技产业园。
此次企业标识的变化,意味着天安数码城开始进行第四次转型。戴宏亮说,天安数码城率先在全国提出城市产业综合体的概念,它融合产业、商务、交流、生活于一体,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中心进行复合开发。
多年的积淀成就了外界公认的“天安数码城模式”。戴宏亮表示:“目前天安数码城模式在区域政府这一级还是很受欢迎的,因此在拿地时政府会给到一定的优惠政策。融资问题不用考虑,因为有强大的股东背景作为支持。”
戴宏亮坦言:“我们还有一部分住宅用地,但是我们一直不想把自己归类为地产公司,因为这跟我们公司的特性和盈利模式有关系。”
按照戴宏亮的解释,天安数码城产业地产区别于传统的住宅地产,实际上是三个方面投资回报的组合。首先,要有一定比例的销售。如果没有充足的销售额,就难以支撑规模化的开发建设,只是产业地产的产品类型更为丰富,面对的客户主要是企业。总部楼、产业大厦、研发大厦等产品,也会有部分直接销售。
此外,另两大块盈利来源是持有一部分物业用来出租,赚取租金,并在未来物业升值之后取得收益。以及用各种方式将投资的中小企业资本化,实现新的增长。
关于天安数码城未来有没有上市计划,戴宏亮直言:“未来有上市的打算,这也是实现资产增值的一个重要方式。”
不过,目前天安数码城集团每年的营收情况并未公开。戴宏亮表示,可以肯定的是,天安数码城对天安中国(00028.HK)的利润产生重要支撑。
可以参照的企业是华南城。同样以产业地产开发运营为主业的华南城,此前于2009年在香港主板上市。2011年,华南城实现合约销售金额71亿元,实现利润20.71亿元。2012年华南城的销售目标为80亿至100亿元,其中大部分为非住宅物业销售。
面对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压制,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投资泡沫不断泛滥,产业地产开始受到更多青睐。
卓达地产、联东地产、海泰发展、意库园区等一批产业地产开发商不断壮大,电子行业巨头TCL也开始切入产业地产领域。
北京社科院副院长赵弘一直对产业地产的发展前景看好,但赵弘同时认为,产业园虽然开发火爆,但仍面临很多难题,包括实体经济、境外投资、传统地产等不同类资本涌入产业地产,产业地产需警惕泡沫化倾向;产业园区异地开发、复制、扩张模式仍不明晰;产业园区开发热,但运营难题仍有待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