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便利店:创富沃土还是掘金雷区?

   2005-10-14 8050
核心提示

  正当城市中的超市严重“超员”,零售业主齐喊利薄之时,一场俗称“超市上山下乡运动”的最新动向正在酝酿。

  2005年8月末,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登陆辽宁。这一工程的行动主题就是:把便利店开到农村!作为全国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辽宁省将从今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建设、改造4000家连锁经营的农村便利店,重点培育发展100个商业发达的小镇,用新型流通业态、现代经营方式主导小城镇商业的发展。

  为使零售企业真正将农村便利店视为商机,商务部的配套政策还包括:为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一年利息补助;企业每开办一个乡级农村便利店补助2000元,每开办一个村级农村便利店补助3000元。

  国家政策的倾斜,使众多想要掘金的人们再次聚焦农村市场。巨大的人口基数,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消费市场,各种资本未及染指的平静大地……如今,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一片投资沃土呢?

  “蒲公英”:3300粒种子消散一年间

  “像蒲公英那样把便利店的‘种子’成功撒向广袤农村!”这始终是沈阳本土企业——沈阳蒲公英商贸有限公司的创富梦想,也是它引以为荣的创意和战略眼光。的确,“蒲公英”被誉为全国第一家以村屯便利店为主要连锁对象的民营企业。它的经历堪称农村连锁便利店的一个生动教材,因为它遭遇了一切农村连锁经营可能面临的问题。

  2002年6月,“蒲公英”成立,便利店的店主们踊跃加盟。最辉煌时,“蒲公英”在省内农村拥有3300家加盟店、两个配送中心、一个农产品加工企业。

  急速扩张终于带来一连串的难题:配送成本增高、资金紧缺红灯频闪,“蒲公英”运营陷入艰难。2003年非典来袭,“蒲公英”配送车的行动到处受限,价值几十万元的货物眼睁睁地过期变质,被迫销毁。“蒲公英”从此一蹶不振。

  几乎在同一时期,“上山下乡”的陕西秦丰、北京金色谷、四川邦立达、江苏苏农、陕西华圣集团、中农集团等大多数农村连锁便利店企业要么半途抽身草草收场,要么步履艰难勉强度日。

  风险:物流成本、渠道建设、流动资金丰盈度成三道门槛

  “蒲公英”的挫败是必然的吗?它与其它一些农村连锁经营企业的失败有共性吗?上述问题的答案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其中蕴涵着这样一个实情:农村市场虽然有着天然的较大份额,但是培育新兴市场则面临着各种风险,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

  从表面上看,在农村市场开店,门面租金、人员工资等显性成本要低于城市市场,但是其物流、渠道建设等方面则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甚至远远超过在城市开店。更何况,零售企业还要掌握足够的流动资金,以应对农村市场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从这种意义上讲,进入这块市场的企业不得不慎之又慎。

  也有人分析认为,开拓农村便利店市场的时机也许并不成熟,比如,农民的消费习惯就很难更改,农村户与户之间又相距较远,去邻居的杂货店买酱油总比跑村上、镇上的便利店来得方便。

  但是,事实上,农村连锁便利店中也不乏经营比较成功的例子。据辽宁省商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连昌临旺客隆有限公司采取以中心店带动周边连锁店的经营策略,坚持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并重发展,目前已开办农村连锁便利店84家,其中有46家开在乡镇,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目前,“旺客隆”等省内比较成功的农村连锁零售企业,已发展直营连锁网点500多个,加盟网点800多个,实现年连锁经营销售额7亿多元。

  商机:杂货店突现商品质量、服务保证、经营信用危机

  现在的农村零售业究竟什么样?农民如何解决日常消费品的购买?一句众人熟稔的顺口溜就很能说明问题:“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大量的夫妻店、杂货店、代销店、集贸市场是农民消费的主要场所。这些业态主要以个体劳动、分散经营和经验管理为主,在商品质量、服务保证、经营信用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

  记者在沈阳周边区县、城乡结合部等处,随处能看到“灰头土脸”的小卖店。

  事实上,就连农民最为关心的价格,农村小卖店的商品价格也并不比城市超市的同类产品便宜。业内人士调查指出,农村小卖店作为销售终端,经过省城、县城、乡镇批发商的层层加价,商品价格虚高。如此说来,超市进农村显然是解决农村消费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辽宁省商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连锁便利店的流通方式,将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大规模的“订单农业”将变为现实。此次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决不是简单地把城市超市、便利店及其经营的商品原版复制到农村,而是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按照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引导农民提高消费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农副产品回购业务,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配送中心、创新农副产品流通渠道,逐步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以促进农民增收。

  前景:快速城市化必然改变未来农村零售格局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论述过,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7%提高到75%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约有1000—12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消费人口变化正在改变区域商业的形态。

  而我省的情况是,2004年,全省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9.2亿元,占全省消费品零售市场份额的15.9%。从我市的情况看,据沈阳市商业局统计,2004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8.8亿元,其中仅有41.3亿元来自于农村,占比仅为5.1%。而我市农村人口约有300多万,占我市总人口40%左右。
  
  省商业厅相关负责人在分析这组数据时认为:“虽然辽宁农村消费水平同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过大,但其增幅却高达14.2%,高于城市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增幅新高。可以推断,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十分广阔的可用市场空间,现在进入这个市场的时机也比较成熟。”

  10月12日,记者从省商业厅和市商业局方面都得到了这样的消息:目前已经有多家连锁零售企业表示对“万村千乡”工程非常感兴趣,并开始进行了运作。一位受访超市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城市10年。而那时也正是城市连锁超市刚刚萌芽的时候。所以,打这个时间差把便利店开到农村去,我对此很有信心。”(来源:沈阳日报讯 叶青)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80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