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只身撤离,留下现场样品,如此凄凉的撤店场景就发生在全国知名连锁家居卖场内。不禁让人感叹:商户的日子要有多难过?而家居卖场又要如何挽救大规模的撤场现状?
卖场“撤店潮”频现
近日,有媒体通过微博爆料称,苏州红星美凯龙相城店在一周年店庆之际迎来的是一、二层沙发软体类的大批撤店,其新区店也在两年之际遭遇三、四层套房类的大量撤店。
7月14日,广州琶洲红星美凯龙撤场现场无比凄惨,大部分经销商都是只身撤离、留下现场样品,尤其是软体类更是“哀鸿遍野”。早在5月,有媒体记者就曾走访红星琶洲家居馆,场馆内很多店面空无一人,一些品牌店甚至连销售人员都找不到,更有一些店面内,灯也是关着的,黑漆漆一片。或许此番情景已经为凄凉撤场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去年至今家居卖场就频现“撤店潮”,厂家、经销商的“苦日子”可谓有目共睹。
无奈净身出户:“长痛不如短痛”
生意不好,撤场本是商户的无奈之举,那么留下现场样品,选择“净身出户”又是为何?某位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在家居圈里,以前经常有这种情况。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去年琶洲红星美凯龙已经有4、5户撤场商户。至于留下样品净身出户,则是“不合理但合情”。商户用现场货品抵押卖场租金,通俗的说就是扔下货品,人跑了。
“商户留下的货品如果价值20万,可能租金要50万。如果继续经营,还要再拿现金给卖场交租金,商户的资金压力很大。所以说,长痛不如短痛。与其继续赔钱,不如干脆撤场。”业内人士直言。
也有业内人士以自身为例:“以前的环三环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我们11家商户跟环三环谈判了一个月,希望降低租金,最后还是没达成一致,本来形势就不好,如果继续参展我还要再交租金,资金也有限,最后把货品留下走了。”该业内人士粗略算了一下,当时自己赔了大概15万,其中包括货品成本价、装修费、滞保金等等。而亏的最多的一家则达到30余万元。
凄凉撤店谁之过?
经销商们如此凄凉的境遇,究竟是谁之过?卖场的盲目扩张、客流严重分流、租金连年上涨、人工物流原材料等成本飙升、市场萧条业绩下滑……或许一系列的因素都成为经销商“不能承受之重”。有业内人士直言,琶洲店还没旺场,红星就急着开天河店,广州商业发达、竞争激烈,看来红星有点水土不服。
种种压力之下,经销商甚至选择了“净身出户”,除了卖场极度饱和、经营压力等原因之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模式或许到了该创新的时刻。依诺维绅国内销售总监陈军形象地表示:痛到骨头里了才会化疗甚至换骨髓解决。这个痛点随着行业持续低迷迟早到来,思考并创新独特模式才能重新带来生机。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应该从销售模式入手,不能再一味“坐店”。
低迷的市场下,厂家如何生存、经销商如何生存、卖场如何生存都在拷问着整个家居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