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遭遇盲目扩张隐痛 上半年净利润大跌30%

   2012-07-21 华夏时报3880

  近三年的持续扩张,让本土超市品牌永辉在业界锋芒毕露。永辉超市曾将生鲜产品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让很多消费者了解到,物美价廉的生鲜产品不只在农贸市场才有。在资本助力下,永辉超市从福建走向了全国。在资本市场,永辉超市也曾是被看好的潜力股。

  不过,永辉超市(601933.SH)201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却表示,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近30%。

  新店成祸根

  1998年起家于福建的永辉超市,发展初期就带有福建商人身上特有的霸气。凭借“爱拼才会赢”的劲头,永辉超市最初的发展惊人,它也是我国第一家引进生鲜农产品的超市。至2009年,永辉超市已入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45强,并享有“中国沃尔玛”的美誉。

  永辉的雄心不止于此。上市以后,永辉超市就计划于2011年全国门店超过250家,力争至2014年全国门店超过350家,年销售额达500亿元,跻身中国连锁企业前列。不过,规模拼到一定程度,盈利难题越发突出。今年4月份,永辉超市发布的一季度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1%的同时,净利润却同比减少23.91%。此后,永辉超市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更是显示,其净利润下跌幅度正在增大。受业绩不振影响,永辉超市股价持续下跌。至7月17日,永辉超市股价收报23.03元,下跌3.32%。

  对此,永辉超市方面将一定责任归咎于新店建设。除了四大核心区域(福建、重庆、北京、安徽),永辉超市新进省份的门店仍处于培育期。其一季度报告显示,永辉超市新进入的东北、河南和江苏共亏损约3000万元。

  目前,经济下行迫使这些门店培育期将被拉长的同时,永辉超市的财务费用也高企不下。根据一季度报告,其一季度财务费用约4500万元,同比增长583%。

  7月19日,当记者采访永辉超市时,其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吴乐峰表示,目前为财报发布静默期,公司管理层不便接受采访。中信证券方面分析认为,永辉超市新开店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公司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物流配送没有跟上。鉴于永辉超市依然奉行跑马圈地的战略,未来除了增发新股,恐怕没有其他出路,中信证券给予其减持的评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8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