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吃白喝的奥运盛宴结束了,即将迎来各色人等均须自掏腰包的伦敦奥运会。为此,餐饮巨头麦当劳在伦敦新开设了4个餐厅,一家在奥运村,一家在主新闻中心,另两家设在为观众建造的奥林匹克公园--其中一家是麦当劳全球最大的独立式餐厅,可同时容纳1500名顾客就餐。看这强大的阵势,麦当劳在奥运期间准备要猛捞一笔。
麦当劳的大动作引起了英国民众的不满。批评者认为,麦当劳这种快速食品会导致身体肥胖,与运动所倡导的健康生活背道而驰,因而对奥委会让快速食品品牌麦当劳继续赞助奥运会的问题提出质疑。面对压力和质疑,奥委会主席罗格也想和麦当劳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表示,奥委会应对这样的赞助商画上一个问号。
饱受批评的麦当劳其实是有些无辜的。其一,麦当劳与奥委会已经合作了36年,难道此前麦当劳的食品就健康了?其次,作为TOP11的战略合作伙伴,麦当劳为赞助奥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自然有理由要求得到回报,即成为唯一的零售食品服务供应商。
英国民众的不满情绪也可以理解。垃圾食品的确是个问题,但深层原因则是麦当劳过于霸道:炸薯条是英国民众最喜欢的零食之一,而在奥运场馆,想吃薯条只能去麦当劳购买。
根据一份被英国当地媒体爆料的麦当劳发给奥组委工作人员的内部备忘录透露,“鉴于需履行对赞助商的回报义务,组委会应该让麦当劳将独霸奥运餐饮点的单点油炸薯条供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食客想买一份薯条的话,只能去麦当劳餐厅。这种垄断的后果便是高昂的价格,在比赛期间民众不得不支付高于外面餐厅20-30%的食品费用,由此看来,天下垄断的确是一家亲,别管它真正是资本家所有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全民所有”。
其实,历届奥运会赞助商都存在垄断的问题,但为何麦当劳的问题在伦敦奥运会上凸显出来了呢?
这个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奥委会自己。从1984年奥运会开始盈利后,奥委会突然发现自己是个香饽饽,身价自然也水涨船高。因此,奥运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豪华,到了2000年的悉尼,奥运几乎达到了完美的顶峰。随后到了奥运发源地的雅典,自然也少不了必须轰轰烈烈一番。然而,2008年奥运会似乎遇到了难题:如何办成一届不同于以往的奥运会呢?这可难不倒见过大世面、熟悉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官员。
于是,奥运发展的方向就是:超规模、超豪华、超大方:所有的运动员、官员、裁判员食宿免费、交通免费,对穷国还有额外补助。甚至对记者都格外大方,大约一餐150元标准的自助餐仅收取10元钱的费用。由此,本该在北京奥运会爆发的食品问题、垄断问题都因为主办者的慷慨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伦敦奥组委却没有这么慷慨大方,由此问题便爆发出来。既然伦敦奥运会食品不能完全免费,那就只能让食品赞助商进驻奥运场地。由于奥委会不断追求完美,希望所有国家都能来参加奥运会,希望奥运会的结局完美之后再完美,所以只好收取赞助商更多的费用,这种赞助额竟然以每届15-20%的幅度增长。
假如北京奥运会TOP11战略合作伙伴的赞助额是6000万美元的话,到了伦敦奥运就起码涨到了8000万美元。想想看,为了挣回这8000万美元,麦当劳能不搞点大手笔吗?否则就要白白扔钱。而这种大手笔加上垄断造成的高物价,严重刺激了英国民众的神经,难免不引起民众的不满和抗议。
当然,奥运的举办还是需要经费的,如果不对奥运发展方向进行深层的改革,则可选择的路径就比较有限:8年后要么停止和麦当劳签约,与其他“食品健康”的厂家合作,但有如此实力的厂家并不容易找到。要么只好让麦当劳改善食品结构。正如罗格所言:“我们对它们说:‘听着,肥胖问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关于这一点你们打算做点什么?’” 他还表示,麦当劳应当增加了一些较为健康的菜品,证明它们认真对待自身在公共健康方面的责任。
如果奥委会不能正视其贪大求全的问题,上述问题将会继续存在甚至恶化。那么,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岂不变成“捞钱更快,物价更高,实力更强”?这还是顾拜旦当初倡导的奥运会吗?
(作者:杨佩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