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又刷新了成都天际线的高度。高达468米的成都绿地中心,将成为“成都第一、西部第一、中国第四、世界第七”,现今已进入施工阶段。
而成都绿地中心从拿地到动工,绿地仅花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7月19日,绿地集团以底价14.8亿拿下成都锦江区粮丰村447.69亩地块。12天后,绿地随即宣布成都绿地中心正式动工。
对绿地而言,这只是以绿地命名的又一座超高层建筑而已。近年来,绿地已在南京、南昌、大连、武汉、济南、郑州等六地陆续打造一批超高层区域地标性建筑,并统一冠名为“绿地中心”。
截至目前,绿地在建的超高层建筑已经超过16栋,建筑规模量亦是中国地产企业中最大的。
随着一座座绿地中心迅速在全国各地落桩,绿地的发展重心也开始逐步向商业地产倾斜。
超高层专业户
绿地在商业地产方面有相当大的想象。
绿地董事长张玉良日前透露,目前绿地已经把40%的开发量都放在商业地产上,其中在建面积4500万平方米,已建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
“这两年房地产调整的比值很大,之前商业地产占我们整个地产的比重当中的10%到20%,今年商业地产开发量占到整个集团的40%,这种业务结构调整极大地推进了我们的发展。”张玉良称。
不仅如此,张玉良还透露,2011年绿地商业地产销售额增长100亿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商业地产相比同期亦增长100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绿地商业地产销售额会增长200亿元。
而这一切,随着各地超高层建筑的逐一落成而实现。绿地俨然已成为国内超高层建筑的专业户。
“做地标性建筑不是我们想做,而是政府想做。我们是中国超高层专业户,他们都想我们去做超高层。我们想进入一个新城市,就要做政府喜欢做的事,政府想要做,我们就做。我们不会随便跑到一个城市去建超高层,因为超高层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建设难度大。”绿地相关人士曾无奈表示。
亦曾有人士如此直言,多数超高层项目的立项不是因为经济技术原因,而是因为政府原因,政府想要出政绩。不过,这恰恰是绿地快速扩张的捷径。
相关分析人士直指,绿地这一看似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盈利模式,本质是土地寻租为主导的伪市场模式。
业内喜欢把张玉良称为“红顶商人”,缘因绿地一直“做政府想做的事”,将“红顶”的积极一面充分发挥,使之成为绿地实现快速发展的独特模式。
张玉良曾表示:“绿地集团做的是当地政府想做,而当地企业又做不了或者不容易做的事。在服务全国的同时发展和壮大自己,我们是最懂政府的开发商。”
地标运作模式
商业地产资深人士指出,在当今社会,开发超高层的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所以绿地做超高层的核心目的,就是意欲借此获得更多的土地。
“现在政府要我们拿地,不是我们想去,政府想建超高层建筑,不是我们主动想做。如果他们给我其它的地,不要我建超高层,我何乐而不为呢?”绿地相关人士曾称。
行业人士透露,绿地已经把为地方政府建设超高层建筑作为重要的战略,因为超高层拿地便宜,还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其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