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受挫情感营销

   2005-11-07 5810
危机接连不断

  家乐福又出事了!10月2日,《武汉晨报》一则题为“保质期内有酸味17件问题火腿肠撤柜家乐福”的新闻见于报端。该消息迅速被新浪等强势媒体转载,消费者过激言论不绝于耳,家乐福又一次被推至舆论浪尖。

  仅仅数十件“有酸味”的火腿,何以引得舆论如此兴师动众?只因本事件有一个惹人注目的主体——在中国零售市场风起云涌的国际巨头法国家乐福。 危机不断

  家乐福1995年进驻中国以来,它的蓝红标志向两支射出去的箭,在中国大江南北迅速扩张,可谓动作凶猛。到了2003年,这个巨鳄像婚姻一样进入了它的“七年之痒”期,企业危机不断……

  该年6月,由于忍受不了家乐福多种附加费用,炒货企业宣布旗下产品全部撤出家乐福。7月中旬,中国造纸业协会所属40家厂商聚集上海声援炒货企会。与此同时,长期处于家乐福高压之下的本土零销商纷纷向政府递交各种名目“指控家乐福”的报告。,一位政府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乐福在内地的违规扩张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严重不满!

  2003年09月的“假茅台事件”将家乐福一系列事件的冲突爆发到了顶点。火上烧油的是——茅台方面直言不讳的称家乐福此前曾销售过万余瓶假茅台!

  一时之间,家乐福成了硝烟中的众矢之的。这头凶猛的动物与供应商、消费者、媒体乃至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都降到来华8年的最低点。

  “假茅台事件”让消费者心理受了一次重创,今年“火腿肠事件”倍受关注的原因到此已不难理解。

  参与事件谈论的也有家乐福多年培养的老顾客,他们不解,“有问题的超市多着了,为何这么多人揪着不放伤害家乐福?!”有人回应说,“应该先问问家乐福伤害了谁!” 伤害了谁

  1999年,凡尔纳公开向世界宣称:自己领导下的家乐福要在10年内在全球市场上击败沃尔玛,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零售商。业内人士也承认,在欧洲、亚洲、拉美的店铺数目和分布上,家乐福要优于沃尔玛。是什么成就了家乐福的辉煌?从全局分析,在贝尔纳领导下的家乐福“一次性购足,超低售价,货品新鲜,自动选择,免费停车”是其最重要的经营理念。细读五点理念,会发现此五条全是为顾客的利益而制定的。也就是说,曾经的家乐福,或者全局上的家乐福,是把顾客放第一位的家乐福。

  回顾一下近几年的家乐福危机事件,可以感觉到贝尔纳提出的五点理念所体现的以顾客为本的思想,在中国似乎已经显得很模糊。

  家乐福对顾客的态度在销售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个好朋友于年初在家乐福北京方庄店购买某品牌电磁炉,并且开具发票。夏天电磁炉出现故障,由此便诞生了极其复杂的维修经历:带着电磁炉去家乐福,找到服务台,服务台人员听完讲述,毫不思考的回答:“维修找厂家啊,找我们干什么?”,措辞连基本的客气都没有。在朋友提供发票并再三要求的情况下,服务人员再次声明对维修没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帮助。连最起码的礼貌都被忽视,家乐福对客户的尊重度可见一斑。

  今天的家乐福已经远离了为顾客考虑,已经从服务型企业成为典型的“大企业”,开始店大欺客了。 拒购事件



  从2004年底,经常关注销售终端的笔者,发现家乐福有了越来越多的自有品牌,从洗衣粉、沐浴露到香皂牙膏,从果汁饮料到饼干牛奶,标注着“carrefour”的商品以较低的价格出现在超市柜台上。对于自有品牌的出现,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内知名策划人、准确营销发明人齐渊博先生。

  根据多年对大型商超的跟踪,齐渊博先生认为:家乐福也罢、沃尔玛也罢,甚至国美、苏宁也罢,最核心的竞争力来自低廉的价格和放心的产品质量。规模制胜的含义之一就是集中式采购,实际就是通过自身的店面连锁实力和供应商谈条件,然后以较低的价格获得顾客的认同,同时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实行严格的现代化服务,不断积累优质顾客的过程式营销。自有品牌的推出,对于名牌来说在价格上依然有优势。但对市场来言,理论不是主体,事实才是关键。

  记者对家乐福内大宗采购的顾客进行调查。普遍反映它的自有品牌属于低端产品,不考虑使用。也就是说,家乐福费尽心思推出的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属于杂牌,这不仅不会给顾客留下很好的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家乐福的品牌形象。

  中国客户凭什么会购买对质量不甚了解的“家乐福”产品呢?

  在前几次事件的基础上,经过媒体炒作,很多人都熟知了家乐福的运作风格——一贯作为甲方的家乐福优势就是企业要主动和自己谈判,并且质量由企业负责。

  消费者质疑:用别人的产品都有假货的家乐福,会怎么会管好自己的产品呢,怎么让消费者相信没有制造能力的家乐福的产品质量呢? 营销失败

  从肯德基“苏丹红”、宝洁“SKII”事件可以看出,在外资护身符和金字招牌下的国外企业,对于中国国民来说很敏感。招牌下,此类企业虽一开始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好感,但当曝光事件对消费者的侵害度还甚于某些国内产品时,中国消费者的心态就变得很微妙。甚至有人会提出中国人与国外人是否平等的言论来。

  家乐福似乎忽视了这一点。

  而且,它的营销终端存在诸多引发消费者不快的因素,媒体在外围虎视眈眈找料下锅,广大消费者近几年连续受刺激,供货方也一直持有不平情绪,这让家乐福处在了很不利的位置。

  如果是一个国内企业,一件普通的“火腿肠”事件,根本入不了媒体的眼。两相对比,家乐福受媒体如此“厚爱”的深层次因素就非常值得反思了。有消费者追问“为什么在法国不会出现过期火腿肠的事,而象假茅台这样的事连连出现在中国?”。

  对中国消费者的感情上,不管家乐福是忽视,还是漠视,至少从市场反映来看已经给自身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很多地方政府没有给外资企业以国民待遇,而是给了他们超国民待遇。一些大型的外资超市出现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比如南京的新街口。而以低价销售的外资企业无法支付昂贵的地价时,却得到了政府的特殊批准,例如用200万元买到了500万元才能得到的土地。这会使中国的零售企业出现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中国的零售业竞争者感觉到非常委屈。有人这样说:“我们不欢迎这些拿着中国的优惠政策,向中国人销售劣质产品的外国企业!”

  (财富时报 徐安安)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58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