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马服饰遭遇成长“三重门” 代理弊端、品牌建设之殇

   2012-09-03 《投资者报》10050

  “现在生意不好做了,房租和人力成本上涨,产品还要打折”,8月30日,北京西单森马专卖店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谈及今年以来的经营状况时,一脸失落。而森马服饰8月29日发布的中报业绩也印证了这一担忧。

  今年上半年,森马服饰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公司实现营收25.11 亿元,同比减少16.54%;实现净利润2.48 亿元,同比减少43.22%。这是继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后公司净利润再度下降。

  2011年3月上市前,轻资产和代理模式曾是这家服装企业的先天优势,也是公司得以快速成长的法宝,但目前这一模式正在显露弊端,加上成本上涨和品牌升级滞后的双重压力,上市后的森马服饰正遭遇成长路上的“滑铁卢”。

  代理制模式之弊

  森马服饰2011年3月上市时,就受到颇多争议。一名分析师当时对记者表示,森马服饰作为一个经营服装的传统零售商,总股本高达6.7亿股,成长性有限,不该在中小板上市。但森马服饰最终以45倍的发行市盈率和67元的发行价登陆中小板。

  这家公司上市后即显露疲态。其上市首日股价就破发,之后一路下跌,今年8月30日,股价已跌至21.39元,创下历史新低。与上市当天创下的64.58元最高股价相比,上市近一年半,股价已大跌逾六成。

  股价创下新低背后,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也连续两个季度下滑。究其原因,除服装行业整体处境不佳外,还与森马服饰盈利模式相关。

  不同于传统服装制作企业的重资产模式,经营大众休闲服饰品牌的森马服饰实行代理制,公司没有工厂,产品生产全部外包,这一轻资产经营模式一直是森马服饰的先天优势。

  截至2011年底,公司店铺数量达到7000余家,其中直营店占7%~8%,约500家;加盟店约6500家。

  森马服饰多年来正是靠着复制能力较强的代理制快速扩张。但规模扩大后,该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一方面,为抓住终端渠道,作为品牌商的森马需要给渠道商种种优惠条件,这些都会侵蚀其利润。北京西单森马专卖店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有的渠道商身价过亿,日子过得比做品牌的还好,“渠道商控制品牌商,或者至少和品牌商是平等的,(后者)怎么能有超额利润。”

  另一方面,加盟商或代理商的加入使得中间成本过高。一个明显的对比是,国外快时尚成熟企业如西班牙的ZARA和日本的优衣库等都采取直营店模式,而森马和美邦等国内快时尚服饰企业大都采取直营与加盟相结合的模式,甚至还有代理环节。

  这使得加盟商、代理商与企业之间无法形成有利于库存控制的机制,造成库存大,账期长的问题。截至上半年,森马存货就达到14.73亿元,比去年同期高出近三成,环比也增长10%。存货营收比和存货周转天数都有不同程度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快时尚服饰行业中,产销比维持在60%~70%就是很好的水平,而ZARA的产销比则在85%以上,几乎没有库存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都是采取直营和加盟结合的模式,森马也相对落后于国内竞争对手美邦。原因在于,美邦前两年已在直营店上加大投入,直营店收入占比强于森马。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100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