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安踏等本土品牌生存告急 高库存发展模式谋变

   2012-09-10 中国联合商报8470

  近日,国内六大体育运动品牌——李宁、安踏、特步、361°、匹克和中国动向先后发布了2012年度的上半年报,残酷的数据再次印证了本土体育品牌的生存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中国体育运动品牌的凄惨境遇并未因为伦敦奥运会的举办而扭转。相反,高企的库存、代理批发模式让中国本土体育运动品牌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

  关店潮来袭

  近日,中国知名运动服装零售企业李宁发布报告称,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跌85%,至4430万元人民币(合700万美元),预计下半年的毛利率将接近上半年的44.2%,低于一年前的47.3%。

  早在今年6月,该公司就曾发布预警称,今年利润将“大幅下降”。7月,私募股权基金TPG把自己的合伙人之一金珍君(Kim Jin-goon)安插到李宁公司的高管位置,以求扭转颓势。但金珍君表示,复苏计划的成果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开始显现,该公司最糟糕的时刻还在前面。

  李宁公司表示,已采取措施“控制新店的成本和效率”,并且自去年底以来关闭了952家品牌商店,目前门店总数为7300余家。

  无独有偶,匹克体育的中报显示,公司总营收已由22.56亿元大减28.5%至16.1亿元,净利润减少43.3%至2.4亿元。截至6月底,匹克体育在中国的零售网点数目比去年年末减少了747个至7059个。按照匹克公司的零售网络优化计划,到2012年年底,其零售网点数目还将减少至6500个。

  事实上,李宁、匹克的业绩下滑还只是本土体育品牌行业业界下滑的缩影。从安踏、特步、361°等中国各大体育品牌发布的半年报来看,本土体育用品行业的整体业绩均不乐观。

  数据显示,安踏上半年营业额39.34亿元,同比下跌11.6%,净利润为7.7亿元,同比下降17%;361°上半年营业额28.69亿元,同比下降9.9%,净利润5.96亿元,同比下降23%;即使是成绩单最为光鲜的特步,其半年报中净利也只保持了0.3%的增幅,总营收则同比小幅增长1.4%;中国动向上半年Kappa品牌整体门店总数也由去年底的3119间缩减至现在的2550间,减少了569间,降幅达到18.2%。

  代理模式导致高库存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服装市场获悉,李宁、361°、安踏、特步等中国体育品牌都在打折促销。在北京某商场的运动品牌专区,打起了“夏装29元起”、“运动鞋69元起”的促销广告,甚至有的运动品牌的打折力度达到三四折,堪称史无前例。

  据了解,刚刚过去的十几年是中国体育品牌发展的“黄金十年”,整个行业一直保持每年两位数字的高增长。2000年前后,中国申奥的举动在全国刮起了运动风,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之后,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呈现出井喷之势,主要运动品牌多达二十几个,这与其它地区市场一般只有三到四个主要运动品牌的市场格局非常不同。

  但近两年以来,国内体育用品的上升速度却大大降低。“现在用一百多元就可以置办一身行头。而放在以前则至少需要二三百元。”面对当前疯狂的促销力度,北京某商场销售员显得很无奈。

  一度盈利看好的体育运动品牌为何形势骤变?在业内人士张春蔚看来,与外资品牌相比,国内品牌粗放的代理模式、庞大的分销网络,间接导致他们的库存比例日益增多,品牌美誉度自然也大大下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84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