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景控股涉足矿业谋转型 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

   2012-09-13 时代周报4680

  房地产调控正在形成挤出效应。与当年众多外行扎堆涌入房地产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一些开发商正在或即将退出房地产行业。这说明,近两年来,越来越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那些带着极强投机性目的进入房地产行业,希望乘机捞一把的企业,突然发现凭借自己非专业的房地产经营能力,根本无法赚钱时,撤出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与此同时,调控也使得行业的洗牌加剧,优胜劣汰之后,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局面将得到改观,房地产行业经过一轮调整之后将变得更为健康。然而,众多开发商的退出路径都是涉矿,是否会形成新一轮的泡沫?

  穷则思变,业绩一直疲软的绿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景控股”)早就欲以转型来解困。但是至今,绿景控股转型之路也没有新的进展。“去年公告中我们增加的两项内容是项目投资、矿产资源投资。矿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目前暂时没有新的进展。”绿景控股董事会秘书王斌对记者表示。

  由于经营问题,2010年,绿景控股试图卖壳自救,2011年6月,宣告重组失败,同时声言要进行矿产投资。之后,增加矿业经营、剥离不良地产、设立矿业公司等一系列大动作都在去年持续上演。今年其在2011年报中首度声称:2012年的战略是“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

  近日,绿景控股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也表示:“公司的战略就是逐步退出房地产多元化发展,而目前调研考察的主要还是矿产资源方面的项目,以及其他项目。”

  “房企退出房地产市场是大势所趋。房地产开发大热的阶段,很多原来没有做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公司涌入,导致这个行业乱象丛生。但是市场竞争与日俱增,对房企的专业技术、经验等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半路出家或是多元化经营的房企难以打造核心竞争力,因此会转型谋变。未来房企市场将向专业化演变。”高力国际调研及咨询董事陈厚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房产经营一再不济

  绿景控股的前身为海口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5月。1991年,该司进行股份制改革,改组为海南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琼能源”),并于1992年11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2年8月,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恒大集团”)受让41864466股,成为琼能源第一大股东。同年恒大集团借壳琼能源上市,将其广州花都绿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花都绿景”)注入琼能源,琼能源主业遂转为房地产开发。

  2003年1月,公司名称变更为“恒大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大地产”)。2006年5月,公司名称变为“绿景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改为绿景控股),2006年年底,广州天誉房地产开发公司以7889万元获得26.89%的股权占有比例,以现金支付的方式从许家印的恒大集团手中接过了绿景控股的大旗。

  然而,绿景控股的各项地产业务却与当时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市场背道而驰,业绩一再下降。2008-2009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该数据分别为5743.8万元、1519.8万元,呈大幅度下降之势。2010年,这一数据暴跌至-4920.8万元,同比下降424%,成为首个年报披露亏损的房地产公司。

  经营一再不济,绿景控股也试图卖壳自救。2010年3月,绿景控股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实际上就是两大内容:出售旗下包括花都绿景在内的7家房地产公司的股权,购买海航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酒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型物业资产,绿景控股计划由此“专注于经营高端酒店、写字楼;受托经营管理酒店、品牌输出及服务咨询”,冀望转型解困。

  然而,事与愿违,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这次持续一年3个月之久的重组行动于2011年6月以失败告终。

  逐步注销房产公司

  正如2011年6月,绿景控股在终止重组的公告中所言:“公司的现有资产无法置出、现有业务也难以进行新的拓展、新的资产、业务又无法置入,公司发展处于两难的境地。”

  此番境况下,绿景控股开始剥离不良资产。2011年8月10日,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绿景控股决定注销其控股子公司广西桂林永福绿景工业园投资有限公司及广西桂林永福美景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10月12日,经永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该两公司准予注销。“主要是因为该两公司没有新业务开展。”王斌对记者表示。

标签: 绿景控股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6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