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遁入空门”进驻杭州灵隐寺景区的是与非

   2012-09-25 东方网5180

  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景区开分店,引来微词争议。有人说,灵隐寺的香火混着咖啡,那一定是浓浓的商业气;还有人调侃,星巴克入不了皇城,只有遁入空门。

  寺庙与景点本来是不搭界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教与古建筑成为了文化和美学的一部分,其清幽的氛围、所处的秀丽环境被越来越多人欣赏,上述需求慢慢形成市场,商机凸显。这不仅表现在周边的商业服务上,寺庙景区更开始大大方方地收取门票费。放眼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峨眉山,如今的门票价格都已突破每人次百元。甚至,每逢新年由谁来烧第一柱香,一些“大庙”也搞起公开拍卖。商业化大潮席卷古刹庙宇,会对宗教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令人揣摩。

  有人说,这是人心不古。那么,古人在这方面“纯洁”吗?“庙会”一词人们并不陌生,《辞海》中有这样的解释: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古时庙会的形成既与宗教活动紧密相关,也是经济发展、人群交流、乃至娱乐需求的结果。古代喧嚣热闹的庙会与如今灵隐寺外的商业街,有多少不同?不得不说,在超然出世的宗教文化之外,市井世俗一直存在。

  作为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店,星巴克代表着标准的美式文化。1971年才成立的星巴克之所以频频在国内成为众矢之的,一方面是因为其连锁的触角深入到了包括故宫在内的特殊地带,涉及现代对古韵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悠久本土文明对现代外来文化表现出了不自信。甚至还掺杂着,一些具有惨痛近代史记忆的国人,仍怀有某种自卑与警惕心理。芥蒂的成因是多样的,所以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在中国日益开放的同时,保护本国文化也是必要的,客观审慎对待才是理性的态度。

  说到底,自然与文化遗迹的商业开发是一个问题,国人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入侵”是另一个问题。就前者而言,管理者必须明白不能“杀鸡取卵”,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必须秉承有限度、可持续意识。一些“世遗景点”曾因过度开发,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亮红牌”,应成为前车之鉴。至于蕴含宗教文化的名胜古迹,也该漂洗掉铜臭的味道,还其肃穆纯净的原生氛围。

  对于后一问题,心理的强大才是最根本的强大。发展、弘扬、保护本国文化,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比单纯对“外来物种”说不有意义的多。我们需要不断发展和巩固自身的软硬实力,令中国制造更多地变为中国创造,通过润雨细无声的文化输出与价值融合,去影响和改变世界,感染并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同。这是民族进取与完善的必修课,更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51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