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良:商业地产泡沫骤起 主力店模式显疲态

   2012-09-27 张宇良博客10000

  商业地产泡沫骤起,全民参与,泥沙俱下。

  当前商业地产怪象:言商业地产,必言主力店;若招主力店,首选五百强。这是绝大部分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本无可厚非,但若神话主力店,并且一味好大喜功,必将折戟沉沙,泡沫破裂之时随大江东去……

  “主力店”并非中国特色式叫法,在国外主力店被称为“anchor stores”,寓意他们像锚一样,牢牢定住商场的形象、定位和价值。另外,主力店知名度高、信誉好,有强大的集客能力,消费者被吸引进入商场后,同时会光顾其周边的零售店铺。当然,这些都是表层的价值,主力店最真实也最根本的价值在于提升整体物业价值,抗风险能力强,租金回报稳定。

  主力店在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被神话,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投资市场的不成熟。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专业的投资知识,仅凭着感觉走,一方面轻易相信广告炒作和项目宣传,另一方面盲目相信知名商家,尤其是超市、百货这些主力店对物业的价值提升。造成一旦主力店被引进,散铺的销售价格将由此飙升。久而久之,主力店成为了“救世主”,作用自然被夸大。

  但主力店租金低,条件苛刻,租期长、租赁期间要求物权不得抵押,不接受多产权物业等要求,都会极大较少购物中心收益,并为后期融资带来枷锁。比如租金,主力店的租金往往是小店铺的1/3甚至1/10:沃尔玛租万达商业广场,租金每平方米每天1元左右,百盛则是1.5元左右。租期可长达10年或15年,且租金递增少。甚至于不少开要求半年至一年的免租期条件,提供装修费用等附加条件,都为购物中心打来很大压力。

  对于大多数开发商来讲,从主力店对购物中心本身的利弊权衡后,仍然是利大于弊,但从外部条件来看,主力店在侍宠发威,攻城略地之后显现疲态,则是对众多意欲通过主力店模式,开发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带来噩耗。

  事实上,此轮主力店中的部分超市放缓扩张速速,主要是因为经济基本面增速放缓、中国本土商业地产开发极具扩张带来的泡沫陷阱、传统消费习惯在电商面前的乏力、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特有的区域保护主义壁垒等原因。受此类因素影响,以超市为代表的主力店零售业上半年业绩惨淡已成普遍现状。沃尔玛宣布放缓在华开店速度,并承认在此之前的扩张计划“太过急切”。同时,家乐福、TESCO也相继陷入“被收购”的传闻。而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TESCO中国区相继关闭了多家门店。

  除了宏微观领域的影响因素外,此类商业地产泡沫也让这些主力店巨头陷入“点位”之争,是之前扩张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货币滥发——通货膨胀——投资过热——地产疯狂——盛极而衰,周而复始。”以及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绝对强势地位,再加上中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住宅受控,国内商业地产依然在国家“跨越式”发展战略下,遍地开花。

  商业地产, 地段为王。在三、四线城市商业地产极速开发的同时,主力店商家为了抢占稀缺点位,纷纷制定跨越式发展的扩张战略。但在扩张同时却遭遇到了三四线商业地产陷阱。

  首先,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与一二线城市相差巨大,消费习惯也迥异,城市核心商圈的地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很难撼动,老城区核心地段消费的理念根深蒂固,而三四线城市新开发的商业集中体,基本是在城市副中心,目前中小城市主城区人口和消费力,暂时无法支撑城市副中心的崛起,即便硬件水平相对一流,但市场培育期过长,成为大多数主力店商家的“点位陷阱”。

  其次,大型主力店在三四线城市开设的大卖场,从模式到成本与一线城市相差无几,又面临人才本地化较难,人才外派、物流配送等成本高,慢慢培育期难以盈利的问题,只能让主力店面临两难抉择,甚至撤场。一旦主力店撤出,购物中心或所谓的商业集中体就面临几大的经营危机,以及产权分散、返租补贴等难题,设置引发社会问题。

  归根结底,一个购物中心要塑造差异化的主题,突破竞争红海,有很多模式,主力店模式仅是其一,殊不知没有传统意义上主力店,购物广场可以同样活得精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100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