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为何半死不活?剖析其6大惨痛教训

   2012-10-08 《老陈产经》4270

  可怜人自有可恨处,上海金鹰是个经典案例。

  南京谁不识新街口,新街口谁不认金鹰?可一飞出南京,金鹰仿佛折翼了。上海金鹰,前身是臭名昭著的世纪烂尾楼,后金丰易居接手,把办公塔楼包装成酒店式公寓散售,再把十层商场一口气卖给金鹰集团,彻底完成大炒家的历史任务,似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其实,噩梦才刚刚开始。

  酒店式公寓散售后,曾经交由“太平洋酒店式公寓”经营,后因酒店经营资质问题而黯然停业。期间大门紧锁,小业主们欲哭无泪。目前,该散售物业已改挂“太平洋鸿广酒店公寓”的招牌继续经营,小业主们终于看到曙光了。

  十层商场落在金鹰集团手上,顺理成章地变身为金鹰百货。谁知,上海百货业正悄悄式微,腾出的江湖逐渐为各种购物中心所取代。金鹰百货苦苦支撑,最终还是逃不过倒闭的命运。

  倒闭后,金鹰痛定思痛,四出招揽人才,意图扭转颓势,并打造新一代的国际购物中心。几番埋身肉搏后,金鹰接受了GUCCI和BV的不平等条约,一方面让出几乎所有临街门面,二方面包办两店的装修费用(2.5万元/平方米),三方面采纳低租金加扣点的租赁形式。换言之,GUCCI和BV拎包进来就可以开门捞钱了,而金鹰则未见官先打三十,后面收益多少还是个未知之数。

  更甚者,由于门面给两大门神占住了,慕GUCCI / BV之名而来者买完就走,而闲逛人流则因为视线受阻而没有进去一看的冲动。于是,除了到饭点顶楼餐饮火一把外,平时基本门可罗雀。

  

  上海金鹰的惨痛教训有:

  1、猛虎不及地头虫;

  2、成功不可以复制;

  3、百货业日渐式微;

  4、国际名品不是灵丹妙药;

  5、龙头大店往往拒客人于门外,宜慎而慎之;

  6、商圈不保证成功,内进50米的距离足以扼杀一个商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2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