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家电卖场年末盘点 单店赢利能力下降

   2005-12-16 3160
年关已至,回顾2005年的蓉城家电卖场,有两种声音萦绕在我们耳畔:一种是喜气洋洋的锣鼓声;一种是令人窒息的叹息声。前一种声音传递的是卖场新开店以及老店重装开业后的喜悦;后一种声音流露出的却是卖场“膨胀”后,单店利润面临挑战的担忧。两种声音相互交织、汇合,成为2005年成都家电卖场的主旋律。
  
  现象:家电门店多过小卖铺
  
  近日,记者与成都LG电子成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孙庚“散打”家电界的一些热点现象时,说起家电连锁今年的高速扩张,这位韩国人连连摇头:中国的家电市场我真看不懂,家电门店数量多过小卖铺。
  
  据了解,目前,国美、苏宁和永乐三大连锁巨头在蓉开店的数量已达40家,加上今年江苏五星来蓉后开出的3家门店,成都家电卖场达到43家。其中,三大卖场今年新开店总数突破20家,也就是说,平均每半个月就有一家新店开张。
  
  其实,家电连锁开店扎堆,成都只是全国市场的一个缩影。有关资料表明:2005年,家电连锁开店热潮遍及国内各城市。截至目前,主流家电连锁企业新开店面已经超过600家。
  
  业内人士分析,2005年,国内家电连锁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与行业大环境相关。2004年12月11日,我国取消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区域、股权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外资进入家电流通的门槛取消了。此外,国美、苏宁、永乐三大家电连锁企业均已在海外或者国内上市,获得资本优势,因此开店频频。
  
  困境:单店赢利能力下降
  
  新店开张是件喜庆的事,但在喜庆后盘点销售业绩时,一个残酷的事实却让连锁大腕们乐不起来:尽管今年的总销售额比去年有大幅提升,但单店盈利能力却急剧下降。据行业内部统计,目前家电连锁行业毛利率仅有10%,净利润率则不足3%。这就是卖场快速圈地扩张付出的代价。
  
  成都某家电连锁的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曾毫不隐讳地说,他们目前在成都开的店,有几家是勉强维持,也就是能支付店面租金、水电费、员工工资等基本开销,亏损店则有两三家。
  
  家电连锁的高速扩张,为何会带来单店利润的下降?成都一业界人士道出了原由:第一,新开一个店,需要先期高额的投入,主要体现在店面租金和销售成本上。今年,成都房产价格急剧上扬,大型连锁的开店面积一般在3000平方米以上,而这种规格的铺面,好地段一年的租金在600万至700万左右,非黄金口岸的租金也要300万至400万左右;二是卖场相互间杀价。迫于竞争态势,在对新店的选址上,都会紧挨竞争对手开店,这种面对面、门对门的贴身肉搏战,导致卖场间相互杀价以争夺客源,从而无法保证正常利润。
  
  业界人士认为,根据目前成都家电市场的容量,成都的家电连锁店数量已过剩,继续开店并不能带动整体需求。
  
  突围:大做“软营销”文章
  
  经过又一轮价格拼杀之后,2005年,各大家电卖场不约而同地在服务、形象等“软营销”上大做文章,并各出绝招,以期在竞争中突围。
  
  今年,成都家电卖场掀起的“重装风”,就是商家在“软营销”上下工夫的典型。记者从三大家电连锁了解到,今年,国美总门店数的三分之一都经过了重新装修;而苏宁、永乐的重装店也有5—6家。重装的目的就是为目标消费群营造购物时的舒适和愉悦氛围,聚敛更旺的人气。
  
  面对大卖场之间同质化竞争日趋明显的趋势,2005年的家电卖场还推出各种贴心的售后服务,以吸引消费者。10月22日,国美正式启动会员制,在原有服务上新增多项个性化服务,会员制的推出,再度提升了国美的影响力。目前,国美在成都的会员已达到数十万人;一直强调服务重要性的苏宁,也在今年5月,策划了成都首个家电俱乐部。加入家电俱乐部的消费者可享受到苏宁的会员待遇。服务的提升,为卖场赢得了更好的美誉度,也为突围找到了方向。(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赵萍 扬清)
标签: 成都家电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31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