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平方公里土地,300亿投资总额,5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单体高度超过200米的建筑群。西安人冯仑在西安的立体城市计划,不仅仅是一次衣锦还乡,也是一场冒险。
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城市建设计划,已经悄悄酝酿和研发了4年之久。
自2011年从上市公司万通地产卸任董事长以来,冯仑的开发商角色进一步在淡化。作为万通地产的母公司,万通控股尚有三部分业务:工业地产、资产管理和基金业务。立体城市在成熟之前,并未纳入大万通体系之中。它只是冯仑从地产商到城市管理者的一次试验。
“未来我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精力放在立体城市上。”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说。将“守正出奇”作为企业信条的冯仑,试图用立体城市来挑战当下千篇一律的城市化模式。这场转型是关系到万通的未来,同时也是未来中国城市建设模式的有益尝试。
从“摊大饼”到“摞起来”
在20层楼居住,30层楼花园,40层楼做酒店大堂,50层楼顶做个西红柿农场。一栋楼内,五脏俱全。你设想过在200米的高空游泳吗?
4年研发,投入过亿,冯仑的团队所要做的,是把铺开的城市折叠,从“摊大饼”到“摞起来”。
从横向到纵向,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过程。“我们希望最终达到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和智慧管理。”冯仑说。按照他的设想,与同等规模的普通城市相比,立体城市只使用7分之1的土地,却可以节约58%用水,节约40%能耗,减少60%的碳排放,减少3分之2的垃圾填埋。
冯仑的对标城市是新加坡。“新加坡700平方公里装了600万人,按照有效的土地来看,平均一平方公里将近一万人,绿地公园还有一大堆,大疏大密非常舒服。北京每平方公里才3000人。所以我们要求不高。”
冯仑眼中的立体城市有两大特点。第一是节约土地。将8到10万人集中到2平方公里之内。第二是产业主导。“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带动商业、商业带动城市居住和繁荣。我们不是房地产逻辑,这是个城市逻辑。”
这也是冯仑和刘永好的逻辑。万通地产已经有20年历史,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冯仑值得信任。“他是房地产界的老兵,我认可他在房地产创新方面的研究。而且万通在住宅、工业、写字楼和综合开发方面都很有经验。”
从平铺到立体,这是立体城市与普通城市最大区别。而从建设过程看,冯仑也并未选择传统地产开发的路径。“以往的城市化被房地产牵着走,开发商只盖高密度住宅,没有产业,交通拥堵,城市空心化。最可怕的是始终在低水平地重复建设。”冯仑说,“我们的模式就是要把它拧过来。”
这意味着,每一个立体城市在开发建设的时候,所需的产业、就业人口数量等必须事先安排好。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杰斌说,在成都——另一个立体城市所在地,已经确定将有4万多就业人口。“多少在本地就业,多少要出去,我们把这些都研究清楚,再规划交通、能耗和其它城市资源。比如一大堆节能环保指标,我们必须做到国际先进,这四年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漫漫博弈路
在立体城市落户线秦汉新城的签约仪式上,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到场,并且带来了国土、建设和规划系统一众官员。在仪式开始前,他还和冯仑、刘永好等陕西商会人士交流了四十多分钟。
陕西省去年的GDP达到1.25万亿,赵正永说,民营企业在其中占据半壁江山,这几年是省委省政府的重点。“陕西各个地市都对民企非常欢迎,我们会在各个方面积极支持,两厢情愿把这个项目推动起来。”
西咸新区作为立体城市落子之地,也是陕西省“十二五”重点发展地区,赵正永在这次会面中透露,近期陕西省委、省政府专门讨论了大西安建设的要求。出台了一些政策,进一步支持西安、咸阳的发展。“这几年一般国家不太提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对我们西北地区,还是要求能尽快地建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所以我们需要和国际先进城市对比,进一步推动和完善。”
纵然有政策利好在前,这轮谈判仍然不轻松。与往日不同,万通的客户这次换成了地方政府。
从土地集约的角度出发,冯仑的创意很受政府欢迎。“平时要卖5000亩地,现在少卖一半地,还多招来几倍投资。过去一平方公里的投资80到100亿,我们都在300亿以上。所以现在地方政府拍着巴掌欢迎。”
这背后是冯仑团队的多年心血。比如立体城市成都项目,刘永好透露,立体城市团队几年中一直在研究如何节约用地、实现产业居住的统一,曾连续多年参与全球设计大奖赛,有几十个方案在手。“比如适合沙漠、适合海滨的模型,各种地貌都有。”
在成都的一次巡展中,时任市委书记李春城看过后非常激动,又带着市政府班子、国土规划部门再此去看。随后李春城找到刘永好,提出想和冯仑合作,希望立体城市能在成都落地。 “春城书记说要在成都建三个现代田园城市,冯仑就说先一个一个做。双方一拍即合。”
即便如此,这种新的城市化方式的最大问题来自最核心的规划部分。比如在成都,“磨来磨去政府都过了,但规划部门说,你这东西跟我规划接不上”。
冯仑说,政府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交通怎么解决?“那我们就要告诉他们,地上地下到底怎么走,人和车从哪集中和分散,治安消防怎么办,光照问题怎么解决,这都是技术问题。”
再比如绿化率。我国到现在还没有接受立体绿化率的概念,只接受绿地率,不接受绿化率。“假设你的所有屋顶绿化,你的绿化率是100%,投影面积算上去是100%。但是我国不接受这种计算。”
“所以我们就要跟规划局去磨所有的技术问题,花了两年多时间,跟中国的现实规划全部接上口了。”冯仑说。
这些艰苦博弈,是立体城市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尽管这种立体生活形态在国外——比如新加坡,已经司空见惯。“我在楼顶做个农场为什么不行?20—25楼我做一个小农场,在里面种西红柿,新加坡现在这个技术完全做到比超市还便宜了。”
需要被打动是不只有地方政府,冯仑把立体城市视为阿里巴巴一样的平台操作系统,这个可持续发展城市系统,需要强有力的合作伙伴,需要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