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中消化地王、艰难推动商业地产,努力压缩成本,谨慎出手拿地,经历过“阔绰”与“紧巴”之间的大起大落的远洋,显然变得更为沉稳了。
“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这句话不但适用于当前的楼市,更适用于当下的远洋。
直到中报发布以后,涉险过关的远洋才算是长长舒了一口气。“远洋最难受的日子是在过去的两年。”李明在9月21日对记者说。
李明戏称自己是远洋的“保姆”。他自1997年7月进入远洋,2006年8月出任行政总裁,2010年开始同时执掌远洋地产董事局主席。最近的两三年,大股东的变更、组织架构调整、调控中消化地王、商业地产的持续推进等大事都没少让他费心。
翻3座大山
李明难受的原因是他身上背着3座大山。第一座是股权结构的大山,第二座是宏观调控压力下完成全国业务布局的大山,第三座是坚持逐步增加商业物业规模的大山。他坦诚:“这三座大山对我来说(翻)过去挺难的。”
2010年是远洋股权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年。事实上,“这是一件蛮伤脑筋的事情。好比家长闹离婚,小孩子能学习好吗。”李明说。不过对眼下的远洋来说,股权结构这篇已经翻过去了。中远退出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远洋的前两大股东一直稳定在中国人寿、南丰集团两家。
就在股权结构尚未尘埃落定之时,2010年4月一场在今天看来旷日持久的宏观调控在全国开启,此时,调控的风暴中心北京的销售占远洋总销售收入48%,而且刚刚在北京花了人民币40.8亿元砸下大望京一号地块,楼面地价高达2.7万元/平米,创下了当时北京的单价地王。
调控袭来,远洋不仅所受冲击首当其冲,其巨资买下的地王也有“一脚踏空”之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远洋开始了全国化布局的进程。
全国化布局,这对以环渤海起家的远洋来说并不是特别容易的事。不过,经历了最初的卧薪尝胆后,远洋已经渐渐苦尽甘来。
去年远洋人民币270亿元的销售收入仅仅来自于9个城市,今年已经扩展到17个城市,扩大了将近一倍。17个城市在卖房子,每天少6000-7000万元,多则1个多亿,平均在8000万元左右。而今年中报显示远洋已经进入了19个城市。
“经历了3年的时间把远洋从北京概念、环渤海概念调整为一个全国化的公司。现在基本上算是能调整个七七八八。”李明表示。
与全国化布局同步的是组织架构调整,今年初远洋撤销了区域事业部,由三级架构重新调整回两级,一时间裁员、内斗谣言满天飞。
“远洋是一年一小调,两年一大调。这是常态,不是今年才这么大动静。”李明再次回应道。李明显然更愿意将其称为对远洋持续不断的组织变更能力的一次锻造。
另一个看上去要苦尽甘来的领域是远洋的商业地产。
9月20日,与太古合作的北京颐堤港商业项目正式开业。颐堤港项目开工4年,“实际上从头到尾干了6年投了40亿元,这6年是只花钱不挣钱。”李明说。
从今年开始,远洋每年有近30万平米的经营性物业投入使用。北京和天津的两个未来广场今年底竣工,明年将正式营业。
与太古合作的成都大慈寺项目今年开工,这个项目是远洋咬牙做商业地产过程中少有的惊喜。“这个项目极其特殊,预计3-4年即可实现正现金流。”李明说。
大慈寺项目位于成都核心地段,紧邻春熙路传统商圈。由于项目地上建筑均为两三层的建筑,其可出租面积占总建筑面积可达75%,使用率极高且建设周期较短。根据招商进展与市场情况,项目不失时机地将定位由中高端调整至高端,这使得项目的平均租金由最初测算时的400元/平米/月一路上涨至现在的近700元/平米/月。
看上去,远洋的商业地产也算步入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