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是城市综合体建设最大推手 要政绩还是要秩序?

   2012-11-22 21世纪经济报道7060

  

   

  2011年12月25日,一声炸雷,位于昆明市东风东路的原昆明市政府大楼被爆破拆除。这座仅有16年寿命的大楼被拆除,宣告了一个新的开始。

  昆明要打造CBD核心区,这栋80多米高的大楼不幸处于该核心圈内,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巨型城市综合体。

  昆明是中国城市综合体狂潮的缩影。“有这么多人投资城市综合体,说明它是有价值的,我们选择的方向是对的。”阳光新业地产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颇令他感到担心的是,蜂拥而至的热情,让本属于蓝海的领域,变成红海。必然发生的过剩现象将在未来几年内呈现。

  电商对消费习惯的冲击

  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认为,城市综合体的建设热潮,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到当前阶段,城市功能分区和升级的需要。

  事实上,“老外们”也在赶潮流。仲量联行澳大利亚董事总经理Stephen Conry对本报记者说,在澳大利亚的火车站或其周边地区,存在大量的城市综合体开发机会,并得到政府支持。人们可以步行或开车到火车站,然后再乘火车上班。政府很喜欢这样的项目。

  仲量联行印度董事总经理Anuj Puri告诉本报记者,印度也开始出现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即零售、住宅和酒店位于同一开发地点。这种项目首先有助于解除城市的拥堵状况。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代表了一种世界性的城市发展主流趋势。

  城市综合体或许还是一种抵御电子商务侵袭的载体。天猫与淘宝去年的“双十一”交易总额为53亿元,今年的业绩是191亿元,同比增速达260%。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1.99万亿元,而第三季度的中国GDP总额12.6万亿元,电商占GDP15.7%。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说,国内电商目前的情况是对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的一次革命性的颠覆,是“狮子吃羊”的游戏。

  但传统百货并没有因为电商的咄咄逼人而感到窒息。包头时代蓝天百货相关负责人麻美婵告诉记者,年纪大一点的人,还是喜欢逛商场。传统百货商场正在沦为电商的“试衣间”。不少人去实体店确定了衣服等物品的款式、尺寸之后到网上支付购买,由此诞生了“抄号族”、“偷拍党”。随着网购市场的日益庞大,服装、化妆品和家居用品等都已经纳入涉猎范围,消费者线下选货线上购买。有着30多年从业经验的麻美婵相信,实体的商业形态仍有生存空间。

  网络无法增加体验感。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很早就提出,大力发展体验型消费,即在商业设施内进行的、以感官体验为主的消费,如看电影、打电玩、健身、餐饮等,是对抗电商最好的手段。他还不止一次提出了“吃”理论,好的购物中心是吃出来的。他要求体验式消费在万达商业项目中占比将达到 50%以上。餐饮业占比可能会突破30%,甚至继续增加。

  传统商场也感受到了万达广场的冲击力。“万达进入包头后,已经成为了我们这里的商业亮点。”麻美婵说。蓝天百货经营的都是中高端品牌,而万达广场则是针对年轻人的时尚品牌,尽管从坪效(每平方米营业面积上产出的年营业额)上来看,时代蓝天百货高于万达广场,但万达广场分流了很多年轻人,一些三口之家会去万达广场吃饭,饭后再购物。

  “尽管目前电商还无法代替实体店的购物体验,但购物中心必须研究未来的消费趋势,尤其是90后这代以后,他们的消费偏好对产品设计、业态分布的影响,这决定了商业地产的发展格局。”李睿说。

  必然的过剩

  尽管城市综合体代表了一种城市发展新趋势,但在一定时期内过剩的状态,已不可避免。李睿对此有非常深切的感触。世邦魏理仕不久前曾做过一份调研,在全球购物中心建设规模“十大”城市中,有8个都在中国,其中前三位分别是天津、沈阳和成都。它们多是以城市综合体的面目出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70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