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谈吉庆街改造:遭遇现代之变 没了“武汉味儿”

   2012-11-26 热线房产网综合4670

  

(改造后的吉庆街)

  “在霓虹闪烁、人声鼎沸的吉庆街头,有一个风姿不凡的女子优雅地卖着她的久久鸭脖……”,池莉笔下的《生活秀》让武汉的吉庆街名扬四海,也成为武汉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文化新地标。

  随着吉庆街名声鹊起,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接踵而至。扰民、治安、环境等让人们不得不正视吉庆街未来的发展。2009年3月,吉庆街开始改造。改造后的新吉庆街将在2012年开始营业。如今,历时三年拆迁、改造、建设的吉庆街新街已亮相半年多,“开业不足两月,14家商家纷纷停业整顿”、“新吉庆街不再只是吃饭的地方,快餐、眼睛、服装都在新吉庆街上有了自己的门店”等等一直备受各界的关注。在池莉看来,吉庆街骨子里头所蕴含的武汉民间风情文化,不应该随着新建筑的兴起而消散。文化才是建筑的内容和灵魂,如果没有与新吉庆街相匹配的汉口特色文化,再漂亮的建筑也给人空荡之感。

  吉庆街是一场市井“生活秀”

  “吉庆街白天不做生意,就跟死的一样。”池莉在《生活秀》中如此直白描绘。

  吉庆街在白天就是一条普通、安静的小街,与近在咫尺、喧嚣繁华的中山大道比起来,实在是清冷寂寞。一到晚上,短短170米的小街在霓虹灯下顿时活了过来:从店内到店外,几千张简易的圆桌板凳摆得密密麻麻,各种菜食一律摆在敞开排列的货架上,加上艺人街头助兴,每家生意都显得很红火。武汉市民陈莉告诉记者,许多外地人来武汉必到吉庆街,并不仅仅为了吃,多数是冲着这里汉味十足的“民间艺术”。在吉庆街吃夜宵,不时有背着吉他、吊着葫芦丝,或者是手持各种其他乐器的人,拿着点歌单邀你点歌,山间小调、流行歌曲、花鼓戏、京剧选段,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欣赏到。

  在吉庆街,艺人的名气与街道的名气一同增长。一度老吉庆街最红火时,人们从300多位艺人中间,推荐出吉庆街的“四大天王”,并分别送给他们一个绰号:“老通城”“麻雀”“黄瓜”“潇洒”,后来又海选出“四小天王”。这些饱经世事沧桑、混迹于三教九流、游走于龙鱼之间的艺人,不仅可以为你演唱各种戏曲、民谣,还善于察言观色,用最时尚的妙言谐语为你现编现演,一首首流行歌曲和民谣演绎得让你捧腹开怀。据说,吉庆街的艺人有艺术院校学生,有音乐学院的教授,还有写字楼的白领。

  “吉庆街的的确确是老武汉标志性文化。一个大城市,不仅仅有更高的楼、更大的厦,最为重要的标志是要有悠久的文化积淀。”池莉认为,从历史渊源来看,吉庆街不是什么市井小民文化,它是中国大都市代表。

标签: 吉庆街 地标 文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46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