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举办了中国影院发展高峰论坛。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等相关政府部门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世茂影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万达院线国际等150多个有代表性的企业和相关技术供应商出席本次中国影业盛会。
大会从国际最新电影放映技术的演进和全球电影院线因为3D技术、IMAX以及4K高清晰度画质等技术涌现而发生的适应性变革的角度,研讨了当现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去年影院观众超3.68亿人次
对外界而言,人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在电影的内容制作领域,而对内容的传播链的了解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电影院线经营在产业领域一直相对“神秘”,作为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它究竟能为服务民生提供哪些方便?
“入世可谓是院线发展的加速器”。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介绍,2002年院线公司取代省公司,打破行政计划;2003年制片开放,不审剧本,只报大纲。
据了解,自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来,文化产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2009年底电影局出台的《关于对影院安装2K和1.3K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通知》推进了中小城市的数字影城建设进程,掀起了全国城市影院的建设高潮。
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拥有城市院线39条,全国城市院线票房收入达到124.31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94.79%。24条城市院线票房超过1亿元,比2010年增长5条,票房合计120.30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91.73%。城市电影院线放映场次和观影人次迅速增加。
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城市院线年放映场次由2005年的2600千场增加到2011年的13120千场;城市院线年观影人次由2005年的7303万人次上升至2011年的35475万人次,全国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全国城市影院可统计观众人次超过3.68亿,同比增长29.5%。银幕以每天8.3块的速度增长,总数突破9200块,其中90%具备数字放映条件。
院线经营开始经营模式探索
“院线的经营模式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探索性话题,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投资主体所选择的经营模式也有所区别。”高峰论坛主席、含弘咨询董事长丁未分析,以今天的中国市场的发展看,一切都还处在变化的过程中。总体上看,院线对票房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也是院线经营理念相对滞后的表现。
以美国为例,创业杂志就介绍了在美国如何将发展电影院做为创业项目去发展的成功案例,这方面国内的思路还主要集中在院线数量上的扩张,而不是差异化的特色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