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华侨城都是国内房地产企业艳羡的对象,无论是借助“旅游地产”模式的低价土地,还是央企大股东源源不断的现金支持,都让诸多房企可望而不可即。最近他们又开启了一条新的融资通道,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埋下伏笔。
打包门票收入
11月21日,华侨城发布公告,披露其资产证券化的进展情况。与之前市场预计的20亿~30亿元融资规模相比,华侨城此次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募集资金有所缩减,为18.5亿元。申请材料已于今年9月17日获证监会正式受理,10月30日获证监会批复。
公告显示,募集资金将分为优先级受益凭证和次级受益凭证两种,其中前者分为华侨城1至华侨城5五档,相应的期限分别为1年至5年,共募集资金17.5亿元,由符合资格的机构投资者认购;次级受益凭证规模为1亿元,由原始权益人之一的华侨城全额认购。
此次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为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换言之将以欢乐谷的门票收入打包成资产包,然后将其出售给特设目的的公司SPV,再由SPV通过证券承销商向投资者销售资产支持证券,用销售收入向华侨城支付购买证券化资产的价款。SPV委托资产管理公司或华侨城为受托管理人,管理此资产。受托管理人用资产的现金流支付此证券投资者的本息。在证券到期后,向投资者还本付息,资产所有权及资产收入仍完全归属华侨城。
此前市场有消息显示,该资产包将由中信证券设立和管理,早在11月初中信证券已经开始路演,目前已基本完成询价,将于短期内在深交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发行。
据市场消息人士透露,该计划1年期优先级受益凭证的年收益率区间为5%~5.5%;2年期为5.3%~5.8%;3年期则为5.8%~6.3%。华侨城董秘倪征透露,该计划目前仅以北京、上海、深圳3座欢乐谷未来5年的门票作为基础资产,而武汉与成都欢乐谷暂未加入。
此前,华侨城的高管坦言:“国内曾有过9个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涉及高速公路、污水处理,旅游、地产项目还没有先例,公司希望通过该产品的推出,为未来旗下商业物业、酒店及其他景区的融资开拓新路径。”其表示。
但据现有情况,欢乐谷门票收入的融资款,将会有相关条款要求专款专用。倪征也强调,所有资金都将用于欢乐谷游乐设备的维护修理和更新改造,并主要以北京和上海欢乐谷为主,不会投入到地产开发中。其表示这将加强公司未来在主题公园方面的竞争力。
改善负债结构
对于此次华侨城的探索之路,市场曾有质疑认为,一方面规模有限,另一方面资金无法输血地产业务中,这对于华侨城的帮助不大。
华侨城今年三季报显示,其期末资产负债率为72.41%,较中报有所上升;净资产负债率同样高达103%。其实一直以来受益于旅游项目的稳定现金流,华侨城向以财务稳健著称。直至2009年,华侨城全年负债率也仅为63%。但到了2010年底,公司的负债率飙升至70%,自此后就一直处于高位。
这源于华侨城在地产上野心勃勃的一次扩张,2010年2月,华侨城以总价70.1亿元,单价高达5.28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上海苏河湾地王;同年7月,华侨城又以17.91亿元,1.4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同区域两项目。华侨城雄心勃勃地宣布投入130亿元,打造上海苏河湾项目,这将是一个包括超高层豪华住宅、酒店、顶级会所、奢侈品商业、美术馆等业态在内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这一大手笔却并非华侨城开发地产项目的常规模式,一直以来,华侨城在开发大型项目时通常都依托于其旅游项目,先将主题公园及文化产业设施建设起来,在旅游产业充分开发并显现价值后,再完善酒店、度假村、写字楼等商业设施,在区域功能完善后,再根据项目定位推出相应的住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