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短街内便利店多达8家
目前东莞的连锁便利店企业已超过十多家,在全国地级市里数一数二。相对于“上头”的热闹,身处竞争前线的加盟店,却感觉到了深深的寒意。
薄利之下仍苦苦支撑
今年3月底,毛先生在大岭山开了一家“想家”连锁便利店。“之所以选择那里,主要是考虑到附近人流量大,而且当时便利店比较少,生意比较好做。”毛先生说,而之所以选择开加盟店,是因为加盟店的信誉较高,顾客比较信任。
可是好景不长,经营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毛先生的第一家店就不得不关门了。他说,在今年9月的时候,可能与东莞整体经济不景气有关,便利店客流量大幅降低,日营业额只有1000多元,可店面每个月的花销近8000元,其中单单门面租金就要5000元/月,再除去商品成本所剩无几。
第一家便利店虽然关门了,但并没有降低毛先生对经营便利店的热情。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再次在东城岗贝市场旁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天福”连锁便利店。这家店面积大概有60多平方米,商品种类约700种。由于店面刚刚开张,周边又有多家便利店,所以生意还不是很好,只有600多元的日营业额,其中一半来自香烟销售,而利润比较大的饮料销售很差,“不管怎么样,我至少会坚持到明年夏天。看夏季的销售,只要勉强可以做下去,我都会继续经营。”
与毛先生同样在苦苦撑着的,还有在莞城开了一家“合家欢”加盟便利店的汪女士。“现在开便利店基本没钱赚,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只因自己没文化,不好找工作,否则店面早已转让或关门。”汪女士向记者大倒苦水说。
加盟便利店多如牛毛
小加盟店如此,连锁便利店“大鳄”也不能例外。据了解,早在几年前,外资背景的“OK”、“7-11”便进入了东莞市场。但前者打入市场不久便悄然退出,而后者则仍在勉力维持,目前南城就只有两家门店。
这些东莞加盟便利店的困境,源于严重饱和的市场、多如牛毛的便利店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在东莞,连锁便利店遍地皆是,而且还有很多私营便利店,我们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汪女士说。
而毛先生也告诉记者,与自己的店面相距不到100米内,就有8家便利店,其中有3家左右是私营的。毛先生说,由于周边的便利店太多,竞争激烈,现在自己每天的营业额在600~700元左右,毛利润率只有20%,而每个月的租金、水电、加盟费等,基本开支就要近3000元,现在最多只能维持在不亏损的边缘。
利益驱动致市场饱和
一方面,便利店数量太多导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目前东莞便利店沿用的特许加盟方式,也被人所诟病。据了解,东莞大部分连锁便利店均是采取加盟方式。“允许加盟的好处,就是公司不用承担直接的亏损责任,而且可以收取一定的加盟费、后续费用等,压力大多转嫁给下层的加盟店,反正是一本万利。”
据记者了解,开一家加盟便利店,一般成本在20万元以下,加盟费在5000~10000元左右,门槛较低。以美宜佳为例,开一家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面,前期投资在20万元左右,包括1万元的加盟费,之后每个月再缴纳1000元的后续费用,装修、配货就不用店主操心了。“天福”加盟费在15万元左右,“管理费”每月500元。在这种利益驱动下,连锁便利店公司往往不遗余力,加盟店的数量越多越好。
尽管连锁便利店公司规避了“直接风险”,但特许加盟的方式也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因为只是加盟不是直营店,门店缺乏足够的执行力,难免出现服务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利于品牌形象。周振兴举例说,有些店主觉得自己是老板,不明白品牌理念的意义所在,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但总体而言,经过我们做工作后,这些店主还是会按照要求来做。一旦被发现私自进货的,将被罚款;如果出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还会被取消加盟资格。”
声音
东莞本土便利店的数量的确很多,但我还是认为,随着城市化的继续发展,仍有便利店的生存和拓展的空间。
——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振兴
连锁便利店的发展壮大,在200间左右的规模之后,会遇到一个发展瓶颈,难以再继续扩张。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连锁便利店企业来说,生存状况是比较艰难的,目前正是进入到连锁便利店企业的洗牌阶段,很多小的连锁便利店公司将和士多店一起消失。
——天福便利店有限公司策划总监黄志云
对于天福这种并购行为,我有些担忧。香港以前有很多历史小店,后来大量地被屈臣氏、百佳等收购,结果这种历史性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当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并购将无可避免,但如果并购太过,就距离垄断和提价不远了。希望社会关注,如果出现大量的并购潮,小店就无立足之地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