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隔着太平洋,本有些“代沟”的中美两国零售业,因为促销这个关键词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个月,中国接连上演了两波营销大战:天猫“双11”和新世界、翠微店庆。美国则赶上了一年一度的最强购物季“黑色星期五”。这些中美两国生生造出来的促销档期,让本该冷冷清清的11月成了一年当中中美商家共同的节日。美国“黑色星期五”销售近600亿美元;中国商家也达到了数百亿元量级。
不过,本该是势均力敌的两波促销大战,却因为一些事情的存在,值得中国零售业深思。据报道,一位中国消费者估计是美国“黑色星期五”营销的忠实拥趸,由于买的东西太多,不得不动用集装箱将商品拉回国内。该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不无自豪地表示,美国东西便宜,所以一下给孩子买了好几年的量。
同样是一年当中的最大促销,美国“黑色星期五”在吸引包括中国的全世界购买力,但北京的最牛店庆却最多只能引来外埠消费者。
问题出在哪?答案很简单——便宜。相比于国内促销,美国“黑色星期五”尽管也有如战场般的商场大堂,也有挥汗如雨,但消费者换来的是明折明扣。不像国内商家的促销会设置“奥数级”算术题,消费者为了享受实惠不得不求助为了生计精通此类计算的黄牛解围。
其实,国内商家也有苦衷,在刚刚结束的新世界百货店庆中,商场费了不少力气让一般不打折的CK、AJ、G-STAR进行了7-8折促销,但千元一条的牛仔裤仍远远高出这些品牌在国外的售价。
议价能力最强的新世界百货,都只能做到这种程度,这意味着,消费者能否获得真正的实惠,决定权恐怕不完全在商家。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零售商呼吁刷卡手续费下降十年才等来政策落地,这也是为何商务部要下大力气处罚零售企业乱收费。要想让消费型内需真正接过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旗,与零售业有关的各个部门应尽可能创造一个比肩美国“黑色星期五”的购物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