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吃饭,我要洗澡,我要睡觉。
OK。
还要家庭,舒适性和更多隐私?
No…t yet。
想象一下,一个18平方米的房子,面积只比商场停车位稍大一点,你的床头可能顶着卫生间的玻璃,伸一下手臂,至多再迈上一大步,就几乎可以够得到屋里所有的物件—你当然也摆不下太多物件。
这样的房子盛不下什么人生计划—即便是些很寻常的计划,比如结婚,生子,或者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家。
在北京,有人为如此窘迫的生活付出的成本是70万元人民币。
这是荣丰2008小区里最小户型的新成交价,它的使用面积只有13平方米,却是这个小区里最抢手的户型。有人想过把它当成一个真正的家,继而发觉类似的想法很幼稚。
“这就是一个投资型的小区。”一位在此做了6年中介的人士总结说,“在这个小区买房的人,一般都是住个两三年就搬走了。”行情好时,他的同事一个月卖了10多套,他自己也卖了7套。这个小区在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外,较好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不少炒房客。
也有自住的。一个客户买了房刚装修好,甚至连灯还没来得及安,又决定把它卖掉,“因为老婆突然怀孕了,他觉得这房子还是太小了。”
即便是用来当做婚房,看起来也并非体面。2008年,在金融街(6.00,0.03,0.50%)工作的罗玲和男友就近在这里买了一套35平方米的Loft,打算在这里结婚,他们重新粉刷了房间,还跑去宜家买了些喜欢的家具。
但住进来之后,罗玲发现生活变得无法忍受。小区的空地上肆意堆起了垃圾山,蟑螂成灾。她甚至不敢在一楼呆着,怕蟑螂突然窜出来,而二楼更让她苦恼,因为楼上时常漏水。更糟糕的是房子不隔音,私生活成了一件尴尬的事。罗玲不怎么看电视,但热门剧她一部都没落下,那时有部片子叫《李小龙传奇》,她第二天还能和同事们讨论剧情。就连隔壁养的金毛犬的味道,也成了罗玲家气味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小房子只有一面窗户,并不通风,大家都喜欢把门开着,气味也顺便飘了过来。
“这真是一个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生活没给罗玲留下任何好感。她在2010年卖掉了房子,新主人也刚毕业不久,和罗玲一样在金融行业工作—荣丰2008是北京金融街周边最便宜的小区。
荣丰地产在2002年时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当时的荣丰地产董事长王征对媒体说:“我们曾经认真研究过市场,根据市场学原则,低消费群是最大的消费者。”他现在为荣丰控股(7.69,0.10,1.32%)集团董事长。2000年代初期,中国的人才流动刚变得比较自由,不过,在报纸及网站上刊登招聘启事的公司当中,仍有部分要求提供户口信息。
王征口中的“都市飘族”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现象。这些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在市中心上班,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工作时间长,大部分来自外地,在北京没有根基。王征统计了一下,这样的人当时大约占北京市区总人数近一半,他们买不起大面积大总价的房子,但思想前卫,对生活品质又有一定要求。
荣丰想把小房子卖给他们。它打造了荣丰2008楼盘—它有另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非常男女”—在各种渠道刊登广告,做产品宣讲。而这种创新户型也挑起了媒体、消费者和地产业界的兴趣。
如果仅从商业投资回报而论,荣丰2008是极为成功的。这个小区总共有17栋楼,6000多户,全部为超小户型,破了当年北京的商品房销售纪录—2002年11月的《北京日报》称,荣丰近10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在发售5个月内销售达到95%。荣丰2008被评为“中国30大名盘”,王征也一战成名,跻身地产新锐人士之列。
但这个小区在入住后不久就暴露了很多问题。
人们发现,这个明星楼盘并不具备明星品质。限于当时的设计能力和成本问题,楼盘在销售之后出现了种种问题,甚至有十多名业主联名将公司告上法庭,他们的理由是,户型被开发商修改得过于密集,精装变毛坯,平层面积变Loft,原来承诺的一些公共设施也未兑现。更夸张的一条消息来自《京华时报[微博]》,由于部分楼板没有使用常规的建筑用预制板,居然用脚一跺就会碎裂。
更多的不舒适感则来自社区环境。居民们抱怨小区人太多环境差,楼道里走廊两侧都是密密麻麻的门,它们一扇紧挨着一扇,丝毫没有美感;而那个局促的、未经开发商具体规划的10多平方米的空间,也不能满足更多的需求。一些业主遂以拒交物业费来表达心中的不满。物业也有苦难言—很多问题与开发商的设计理念相关,繁杂的人员状况也让物业在管理和清洁时力不从心。
北京广安门外区域的房子已经卖到了每平方米五六万元。荣丰的定位和环境让它只能卖到一半的价格,优点则是出租和再销售都相对容易。这里的二手房交易旺盛,有的房子甚至换了四五任房主。面对前来买房的人,中介找不到什么适宜居住的词汇,只好这样安慰对方:来北京的年轻人总要找个栖息之所,买了它至少你不会亏。
一个低性价比的交易循环便得以延续下去。
但生产这种小房子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荣丰地产着实在2002年前后火了一阵,现在它已变得籍籍无名。
没有什么消费比房子更能影响人的生活本身了。当它触及到低收入人群这一敏感的社会群体时,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一个公司要在多大程度上为它产品的消费体验负责?
2012年,微型住宅又被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