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家园数次变卖家产求生 沦为国内“最差”房企

   2012-12-13 时代周报6270

  作为一家1997年就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老牌房企,沿海家园在近年却几乎被行业边缘化。持续的销售疲软和一直不畅的流动资金风险,成为其被人诟病的主要因素,并在去年下半年至今,数度沦为评级机构眼中的国内“最差”房企。

  沿海家园的自救之路,也由此肇始。据记者了解,沿海家园已进行一系列资产腾挪行为以缓解财务危机,除此,公司还寄希望于品牌输出等服务形式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截至目前,沿海家园所困扰的债务难题,并未彻底解除。12月3日,公司发布中期报告,公司一年内所需要偿还的债务仍旧高达31.7亿元,而目前所有债务总额为65.15亿元。就在业内还在担心其偿债能力的同时,沿海家园却还是在伺机增加土储,并已出手在重庆等地拿地。

  数次变卖家产求生

  去年下半年伊始,沿海家园就一直身处舆论风暴眼,让其身陷囹圄的最关键,是一笔2012年底到期的50亿港元短期债务。

  按照沿海家园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3月31日,公司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24.99亿港元,一年内到期其他借款25.11亿港元,合计短期负债约50亿港元。而彼时,沿海家园现金与银行结存合计仅约25.14亿港元。再加上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到期的一些信托贷款和国内建安贷款,沿海家园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令人生忧。

  而销售持续疲软,并未为沿海家园的偿债添力。沿海家园12月3日最新发布的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沿海家园实现销售收入约11.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3%。而据了解,公司目前项目均以中高端为主,定价颇高,同时产品以双拼别墅居多,在限购条件下,其市场容量有限。

  在偿债危局之下,沿海家园年内数次腾挪资产的行为,也被指意欲求生。

  今年8月21日,沿海家园变卖了持有6年之久的A股上市公司丰华股份,将所持有的3770万股丰华股份,以4.524亿元的总代价转让给隆鑫控股,录得2.3亿元收益。

  随后的9月29日,沿海家园以5.5亿元左右的总对价,向深圳控股出售其苏州商业项目。作为回报,沿海家园将以2.15亿元的总对价,向深圳控股收购惠州项目的30%股权。

  两次成功的资产出售及交换,为沿海家园换回了约7.8亿元的现金流,不过并未彻底解除其债务危机。公司中期报告也显示,公司一年内所需要偿还的债务仍旧高达31.7亿元,而目前所有债务总额为65.15亿元。

  对此,沿海家园竭力否认自身财务状况存在问题,其并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成立20多年来,公司没有一笔逾期贷款,更不用说呆账坏账。而两次变现资产的行为,也并不是为了回笼资金,而是缘于沿海家园内在模式的转型。

  在给记者的书面回复中,沿海家园还提到,对于2012年集中到期的债务危机,公司早有偿债计划安排,如在上半年已归还近30亿港币,在今年10月份,还提前归还了上海与武汉项目贷款7亿多港币。此外,11月8日到期的1.29亿美元的债券资金早已筹集完毕,融资渠道来自于境外基金。而接下来具体的现金流安排,因涉及公司运营,不便透露。

  不过,在不少评级机构看来:要实现清债的目标,沿海家园还将不得不通过继续出售资产来募集资金。给沿海家园评级的标准普尔就指出,鉴于沿海当前的销售状况,要想使得资金状况平衡,可能还是需要出售一些资产。标准普尔估计,沿海家园未来6至12个月的房地产销售可能维持疲弱。因为在经过资产出售之后,该公司的项目有限,并集中在实施限购的城市。此外,该公司明年的杠杆及现金流保持疲弱,融资成本高企。

  但需注意的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将可能对项目预测价格水平有较深的折让,而紧缩的信用环境及房地产市场的挑战性,也可能会拖延其出售资产的过程。”穆迪助理副总裁梁镇邦表示。

  管理层反复动荡

  “负债并不算最可怕,最怕的是管理层不稳定。”香港某券商分析师在点评沿海家园时,对记者如是说。

  11月27日,原沿海家园总裁王军在其个人微博上公开表示,“因个人发展原因,已辞去沿海地产董事、总裁职务。”而据时代周报记者获得的消息,早在今年9月份,王军就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辞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62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