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指出,在红极一时的苏州秋裤楼旁边,不久将出现一座超过700米的超高层建筑,并有望成为中国第一高楼,超过规划中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660米)和在建的武汉绿地中心(预计636米),而该项目的投资者即为中南建设。
超高层的挑战
资料显示,该地块由中南建设在今年6月以6630万元竞得,地块编号为苏园土挂(2012)08号,其坐落于苏惠路北、星阳街东,在苏州东方之门旁边。占地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容积率16-20,折合楼板价仅200元/平方米,规划为商务金融、批发零售、住宅餐饮、城镇住宅用地。
据悉,当时的土地招标文件就明确规定,项目的整体高度将超过700米。
根据中南建设的规划,该项目将包括酒店式公寓、商务金融、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等多种业态,其中,酒店式公寓的比例不超过四成。此外,项目还包括一座超白金五星级标准酒店,其中不少于15%的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含上述酒店)须由竞得人长期持有,不得出售、出租或作其他用途。
对此,中南建设常务副总经理陈小平称,整个项目目前还在规划中,不过,总高度的确会超过700米。这一“投资巨大的项目”预计会在明年下半年动工。
来自中南建设的消息称,公司投资该项目的主要目的便是打响知名度、形成自己的品牌。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即便目前项目所处的苏州工业园对办公需求、商场需求比较大,但如何投资运作好一个超高层建筑,对于商业地产经验不多的中南建设而言,或许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目前,中南建设的项目仍以大型住宅项目为主,在商业地产方面,仅在江苏南通中央商务区建有一个综合体项目--高度为277.96米、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中南汇泉国际广场,其中的五星级酒店--南通金石国际大酒店于去年5月开业,购物中心则在前不久开业。
即便是这样一个项目,中南建设的投资建设过程也颇为不易。
来自中南官网的消息显示,在将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由2亿元增加到12亿元之时,中南建设遭遇了极大的资金压力。与此同时,虽然中南已经组建了近百人的招商团队,但由于独立招商政策不足而导致“成效微薄,前景不明”。
即便如此,对于商业地产,中南建设有着更多的计划。
来自华泰证券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中南建设的规划,在未来城市综合体项目总体规划中,其计划按照20%左右比例规划商业物业面积,现已确定规划的在建、拟建商业物业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6-8个贩物中心、5-6个五星级酒店及部分临街商业。
“在项目运营管理模式上,公司计划在自持的基础上,引入国际商业管理团队。不过,由于商业地产本身的培育期长,短期内对公司盈刟的贡献幵不大”,报告如此描述。
三四线的陷阱?
众所周知,商业地产尤其是超高层商业建筑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大,运营周期长,对开发商的现金流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中南建设目前的状况能否满足这一需求,则是最关键的问题。
据华泰证券报告显示,截止11月底,中南建设共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提前完成全年90亿的目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是因为公司的目标定得比较低,中南建设方面如是称。
此外,中南建设在拿地方式上,除了招拍挂,还有公建换土地及一二级联动开发的方式。这种拿地模式和工程业务预先垫资的操作方式。直接导致其在负债结构中,短期借款占比明显高于纯房地产开发公司。
截止今年三季度末,中南建设短期借款53.2亿元,长期借款58.5亿元,而一般A股房地产公司的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之比仅为12%左右。这种开发模式就导致其在资金上始终存在“借新还旧”的压力。
与此同时,与其他房企多层次的城市分布不同,中南建设的业务则主要立足于江苏及山东的三四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也是近期被多次警示为高风险城市。
某机构公布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风险排行榜”显示,全国城市市场风险排名前50位城的市都是三四线城市。
恒大地产主席许家印近期就坦诚,受调控政策影响,三四线城市营运环境困难,所以集团不得不改变策略,转战二线城市;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也指出,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的确是在空置。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中南建设相关人士就称,调控对三四线城市影响是体现在整个行业层面的,但具体的影响就要因城市而异了,譬如常熟、吴江的房价甚至比苏州市区还要高,购买力也更强,而这些城市本身又是三四线城市。
据中南建设相关人士称,公司的业绩主要来自长三角和山东半岛三四线城市,其中,江苏省的项目贡献占比为四成。明年公司的可售项目除了在售项目外,就是今年新的地会在明年开售。明年的总可售货量为230亿元。
就中南建设而言,虽然项目多处于三四线城市,但今年受调控影响并不是很大。公司今年的住宅去化率在70%,与往年相当。
该人士举例称,中南建设今年在江苏省地级市--常熟市的销售额将近20亿元,南通海门市的销售也有10个亿。
因此,中南建设认为对于调控对三四线城市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看该城市的人口总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在三四线城市的选择上,公司会有一系列标准,譬如人口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及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等考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