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藁城驻珠海办事处在珠海成立“珠海银丰工贸发展公司”(下称银丰公司),从事地产开发,并向藁城信用社借贷1.1亿元拖垮信用社,此事经南都披露后引起广泛关注。记者连日调查发现,作为珠海曾经最大的烂尾楼,这栋26层高,并一度头顶“前山地标”殊荣的银丰大厦荒废至今。
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90年代因宏观调控,房地产过热遗留下的珠海烂尾楼超过百栋,总面积超过100万平米。这些烂尾楼很多分布在城市主干道乃至黄金地段,成为了城市的“伤疤”。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回暖,大部分烂尾楼得以“咸鱼翻生”,重新盘活,不过,仍有不少诸如银丰大厦这样的烂尾楼因涉及产权、债权债务错综复杂等原因,至今依然烂在繁华城区。
如何彻底解决城市烂尾楼,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据珠海市城市更新管理办公室的相关人士介绍,珠海市已经委托市国土资源局制定关于烂尾楼处置的具体办法,目前正在征求部门意见。
出生
全民南下炒房热中诞生
1990年,沿海的房地产业刚兴起不久便出现过热的局面,以地皮为例,当时一块一百平米的地皮,从政府手中花一万多块钱拿到手,开价十二三万,大把人排队要买。很多内地的政府部门也不惜掏空财政,大举从银行借贷,通过在特区成立办事处投资房地产,都想从中捞一笔。
家住前山的钟先生一直都闹不明白,银丰大厦在这么好的位置,怎么会烂尾?烂尾了怎么至今都盘活不了?
“楼已经基本上建好,就这么烂尾,而且烂在珠海最繁华交通要道的前山桥,实在太可惜了”,钟先生说。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1993年,河北藁城市政府驻珠海办事处投资成立了珠海经济特区银丰工贸发展公司,“投资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河北藁城市政府驻珠海办事处公司是银丰公司的全资投资人,公司一成立,即于当年选择进军了热火朝天的房地产业,在今天的前山立交桥东侧动工兴建银丰大厦。
有26层楼高的银丰大厦一度顶着“珠海前山地标”的头衔极负盛名。钟先生说,银丰大厦建立之初,整个前山最高的楼房也不过十几层。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封顶并完成主体框架结构后,银丰大厦却因为种种原因烂尾了。
而在珠海几名房地产业界人士眼中,由藁城市政府驻珠海办事处投资开发的银丰大厦,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它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行业”,珠海一名不愿具名的资深房地产人士表示,1990年,沿海的房地产业刚兴起不久便出现过热的局面,以地皮为例,当时一块一百平米的地皮,从政府手中花一万多块钱拿到手,开价十二三万,大把人排队要买,一块地倒腾一次就上涨了十余倍。
在珠海从事建筑的建筑商王燕告诉南都记者,当时炒地皮、炒房都没了理智,大家买地建房甚至懒得实地看一眼,直接从政府那里看一下规划图,在上面挑一块地,然后第二天从银行转账办手续。不少人等买完了,才发现自己买的地还是一片大海,原来政府只是打算在那里填海造地,闹出了不少笑话。而当时由于法规不完善,在暴利的驱使下,很多内地的政府部门也不惜掏空财政,大举从银行借贷,通过在特区成立办事处投资房地产,都想从中捞一笔。
烂尾
中央调控资金链终断裂
在楼市萧条的大背景下,银丰公司为了让银丰大厦能够建起来,除了向自己的信用社借贷1.1个亿,还对外大量借贷,欠下了不少外债,由于牵扯到很多债权、产权问题,最终还是烂尾了。
1992年,邓小平南巡,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的基调后,一度被视为商品经济代表的“商品房开发”更是达到了巅峰。珠海西区房地产商贾永清也在此时加入了房地产业。他证实说,改革开放,几乎全国的资金都涌入了广东,而在1992年到1993年间,相当多的资金又都涌入了楼市,当时几乎全民炒楼、炒房,企业就不用说了。他老家湖南一所学校甚至将老师工资全部截留用来炒楼。不料1993年底,中央实行宏观调控,楼市泡沫出现,很多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导致楼房烂尾,这所学校的老师工资也都打了水漂,“如果翻开这几年的报纸,你能看到很多因为南下广东、海南炒房、炒地皮的人,把单位的钱都亏空的报道。”
贾永清介绍,1993年,当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才两三百块钱,而市区的楼房最高已经卖到了两千多一平米,但到了年底,当宏观调控施行后,很多开发商为回笼现金,只好降低房价,从两千降到了六七百,甚至五百,但也没多少人买房,楼盘就烂掉了。
当楼市泡沫袭来,藁城市政府驻珠海办事处1993年刚开发的银丰大厦同样陷入了资金紧张的困境。
但比起私人老板,有政府背景的珠海银丰工贸公司此时的境遇要好得多。网上公开资料显示,骑虎难下的银丰公司从1995年至1998年陆续从河北藁城信用社借贷了1.1个亿。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银丰公司的总经理兼法人张国良此前分别担任藁城市驻珠海办事处主任、藁城信用社主任和藁城财政局副局长。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此前报道,在楼市萧条的大背景下,银丰公司为了让银丰大厦能够建起来,除了向自己的信用社借贷,还对外大量借贷,欠下了不少外债,由于牵扯到很多债权、产权问题,最终还是烂尾了。以至于银丰公司现任总经理王素军早些时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从成立起便没怎么运作,因为“一开始就投资失败,资金无法收回”。
南都记者近日走访银丰大厦时看到,这里杂草丛生,垃圾成堆,还住着不少住户。大厦二楼一位40多岁的住户告诉南都记者,这里约摸住了二十多人。他们从大厦周边居民的家中接来电线和水管,并安装了卫星接收装置。看着空中凌乱接驳的电线,让人忍不住捏了一把冷汗。
南都记者了解到,银丰大厦一度是“珠海建造最早,最高的烂尾楼”,直到2004年,位于香洲区情侣路北堤、面朝大海、30多层高的“三海大厦”烂尾,这一头衔才易主。
盘活
部分烂尾楼近年被盘活
南都记者综合此前相关部门披露的数字统计,因1993年宏观调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烂尾的楼,在珠海超过了一百栋。而据珠海市住建局统计,截至2006年,珠海市区共有大大小小的烂尾楼50多栋,经过近几年的盘活,市区还有30多栋烂尾楼,其中大部分都处在城市黄金主干道。
银丰大厦的烂尾绝非个案。南都记者综合此前相关部门披露的数字统计,因1993年宏观调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烂尾的楼,在珠海超过了一百栋。
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据珠海市住建局统计,截至2006年,珠海市区共有大大小小的烂尾楼50多栋,经过近几年的盘活,市区还有30多栋烂尾楼,其中大部分都处于城市黄金主干道。在珠海金湾区三灶镇,因90年代房地产过热遗留的烂尾楼数目更为惊人。三灶镇一位此前参与闲置楼盘盘活的知情人证实,截至2006年底,经过摸底,三灶镇还有83万平方米的烂尾楼,差不多有一百栋。
上述烂尾楼中,除了银丰大厦,很多都声名显赫,曾被许多珠海人视为骄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世纪90年代几乎与银丰大厦同时开工的珠海乃至全国三大标志性建筑———号称中国最高的72层巨人大厦、60层的新世界贸易中心以及53层的金山时代广场,这些项目一度受到媒体高度关注,也成为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讽刺的是,因为遭遇宏观调控,楼市不景气,1996年,三大建筑竟同时停工烂尾。
烂尾楼在城区扎堆,不仅有碍观瞻,令浪漫珠海蒙羞,也常常成为三无、流浪人员聚集的场所,银丰大厦、巨人大厦等诸多烂尾楼,如今都成为了废品收购站和黑加工厂的窝点,滋生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据媒体2010年报道,一些人占用烂尾的珠海三海大厦做仓库,未经消防验收便私自接驳电线,由于线路老化引起火灾,整个三海大厦一楼被烧得一片狼藉。
不过,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的迅速回暖,城区土地供应的日趋紧张和可建设用地的减少,过去曾被视为包袱和垃圾的烂尾楼又迎来了转机。
多名房地产业界人士表示,房价几年内涨了几倍,市区现在寸土寸金,目前已经很难拿到新的土地,烂尾楼虽然不干净,债权债务相对复杂,但大多占据好地段,又都是商住用途,自然成为地产商重要的投资目标。据住建局证实,目前珠海30多栋烂尾楼中近几年大多都找到新开发商接手,被盘活或正在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