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东大街正式进行改造,这是西安旧城区最后一条开始改造的主干道。改造后的东大街整体风貌如何?在对历史街区的改造中,如何处理改造与保护、历史景观与商业形态、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引起业界关注。
“走,逛东大街走!”无论是地道的西安人还是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东大街都是西安最有名的、最商业的、曾经最繁华的大街。这条承载了几代人购物记忆的“西安第一商街”——东大街,正在进行改造。建成后的东大街将大大提高通行能力,综合环境媲美南大街、北大街和西大街,成为古城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采访了解到,西安对古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遵循“保护为先、连片开发”的原则,但存在特色不够鲜明、商业形态不成熟等问题。
提升东大街商贸竞争力
东大街位于西安老城区,明城墙内,西起钟楼,东至东门,全长约2.2公里,是西安最繁华、最主要的商业区域,也是西安城墙内最后一条进行大规模提升改造的轴线大街。
此前,东大街存在的基础设施老化、交通拥堵、环境质量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严重影响该地段发展的瓶颈。
为进一步延续和提升东大街的商业氛围,稳固其“西安第一商业街”的商业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商贸竞争优势,西安市东大街开始展开大规模综合改造。
据介绍,本规划的定位为打造以旅游、商贸为主、具有历史记忆的西安市精品商业街区。
在未来建设中,不仅要优化东大街商业环境,更要更新东大街的商业业态;不仅传承东大街历史文化,还要留住东大街的历史记忆;同时,改善东大街城市配套,提升东大街的整体风貌。
交通是东大街改造的重点之一,据了解,东大街的道路会被设计为综合性主干道。规划中显示,东大街改造将部分新规划项目机动车出入口设置于背街,减少机动车出入口对东大街的冲击。结合近期项目规划用地范围,调整三处规划道路红线,结合现状建设情况调整一处规划道路红线,疏通五条道路。
此次规划对建筑高度有严格要求,会分为9米控制区、12米控制区、24米至36米控制区。钟楼至东门城楼通视走廊宽度为50米,通视走廊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9米。
留下更多的老字号
根据规划,东大街建筑主色调为灰色和土黄色。灰色、土黄色赋予建筑厚重、沉稳的色彩感受,体现东大街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东大街建筑辅助色为棕色和赭石。棕色和赭石赋予建筑庄重、高贵、典雅的色彩感受,强化东大街厚重的历史氛围,在细节中创造出有时代气息的建筑形象。
东大街建筑点缀色为红色、青色、白色。红色提取了钟楼、鼓楼等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要素,具有强烈的建筑标示性;青色是城墙、城楼以及东大街民俗传统建筑的色彩要素,呈现平和,沉稳的色彩感受;白色是容易搭配的点缀色,容易与其他色彩相适应。根据规划,改造后的东大街将建成商贸服务区、中心商业区和市级商业中心,还将成为旅游服务区,保留其现有特色,以小型店面为主,大型商场作为支撑。
而很多市民关注的东大街地标建筑,规划部门表示,作为老字号,允许其自行改造,比如西北眼镜行、五一饭店、大华饭店这些企业,允许自己拆迁重建,让更多老字号留在东大街。
改造后的东大街,既能让外来游客感受到西安的商业文明,同时又是消费购物和休闲娱乐的地方。将来的东大街,不仅是一条历史之街,还将是西安地区最好的时尚之街,最能体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一面。届时,大家依恋的东大街将依然是名品、名店云集的一条商业街,也是一条古城文化和商业文化最佳结合的商业街。
“棋盘式”布局
西安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种类繁多的文物古迹,成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皇城复兴”计划的提出与实施,近年来,西安市对老城区内的历史街区进行了逐渐修复与整治。
西安市明城墙内以钟楼为中心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是西安城市的主线。按照“皇城复兴计划”,老城区将形成以钟楼为核心的商圈,实现“购物、商务酒店、金融证券、餐饮、文化娱乐、休闲健身、观光旅游”等功能。
同时,老城区内人口将逐步下降,西安市行政中心和火车站进行北迁,以实现每日出入城区人口数量降低,固定人口由现在的40多万降到25万。老城原则上“只拆不建、多拆少建”,保留原有城市功能,城内交通将过渡到以步行为主,辅以轻便简捷的电瓶车等交通工具,以确保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并提供老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