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难开发一个新项目 珠江实业不务正业自吞苦果

   2013-01-10 时代周报9600

 


珠江实业每年连一个新项目都不能保证的背后,隐藏着其不务正业、偏向投资领域的事实。

  广州市第一家上市房企广州珠江实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珠江实业” ),曾为广州打造了诸多地标,创下了辉煌的历史。然而,在地产黄金十年里,珠江实业却不务正业,热衷于投资,而对房地产市场却反应迟钝,表现拖沓。

  投资收益寒碜、历史遗留问题多、项目开工延后、在售货源稀少、销售周期漫长等诸多软肋让其在房地产界长期沉寂。

  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珠江实业因为囤地风波、股票异常波动、高价拿地事件在资本市场上充分表演了一回。从2012年10月25日收盘价6.81元起步,到2012年12月31日为止,短短2个多月,一路飙升至16.59元的最高点,最高涨幅143.6%。

  珠江实业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吹响了重整旗鼓的号角。虽然作为一个地方国资企业,珠江实业曾得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是2012年1-9月售楼收入只有13亿元,与2012年万科的销售额1400多亿元相比,差距近百倍。

  对于珠江实业来说,最大的硬伤是它平均每年连一个新项目都不能保证。因为前几年,珠江实业重心没有放在房地产业务上,却偏好投资,让其错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虽然该公司目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加大经营活动的投入,向湖南、海南等省扩张。但是其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依然值得怀疑。这对于借珠江实业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89.03%爆炒其股票的各路资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只是财务在合理利用资金。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求拓展,主要区域是珠三角和长株潭。具体的规划会在2012年年报中公布。”珠江实业证券事务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每年开发不足一个新项目

  珠江实业的前身是广州珠江房地产公司,是原广州珠江实业总公司(广东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的全资附属企业,初创于1985年4月。1992年10月,改为股份制企业。1993年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珠江实业自上市以来,曾于1993年、1994年、1995年连续取得突出的经营业绩,每股收益都在0.50元以上。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经济虚热,房地产业在疯狂的炒作中达到膨胀的顶峰,珠江实业也因此吞下了地价高峰期的苦果。

  2000年,是珠江实业发展的一个拐点,这一年,它首进亏损榜。珠江实业主营业务利润亏损1214万元,净利润亏损逾1亿元。而应收账款中代理酬金挂账2.16亿元,使其出现虚增资产和负债,存在经营风险。同时,存货比例过高以及高成本的滞销积压商品房构成了存货的大部分,占用了大量资金。而这一状况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改观。

  此后,珠江实业甚至几年才开发一两个项目,并且新项目开发也拖泥带水,进展滞缓,而这些项目,也基本就是其之后1-3年的主要利润来源。开工延后、货源稀少、销售周期漫长,可想而知,珠江实业在当时的窘境。

  珠江实业在2002年报中坦言:“公司现有土地资源占用了大量资金,是公司盘活存量、实现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珠江实业还称,对金盛项目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已经进入项目启动阶段。但是,金盛项目却拖沓到2005年才入市。

  2004年12月17日,珠江实业公告称,在长沙市开福区竞得一块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的地块,约合390亩,该地块即珠江花城一期用地。而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期成本很低,只有40万元/亩,折合楼面地价成本仅500元/平方米。2005年9月份,该项目启动。之后,其又低调拿下了二期471亩土地。

  珠江实业在2005年年报中称,2006年要“尽快启动赤岗项目”、“精心筹备珠江新城项目”,其更称珠江新城项目“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而这则得益于珠江新城地块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珠江新城L3-1、L3-2地块,其实就是近期“珠江实业在珠江新城囤地20年”的传闻中的原型,也是目前珠江璟园项目的所在地。

  1999年,珠江新城L2、L3-1、L3-2地块,由珠江实业联合广州宏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宏瀚公司” )纳入囊中,是珠江实业与广州合富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宏瀚公司三方合作开发的项目,虽一直声称要开工,却丝毫未见动静,后又摊上与合作公司的合同纠纷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6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