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3900.HK,以下简称“绿城”)的2012年,又充斥着过山车般的惊险刺激,伴随着跌宕起伏,迎来危机后的大逆转。与2009年经历的危机无异,重新面临高负债激进模式的不堪一击,但在倒下前,绿城均拔出泥潭,转危为安。
不同的是,2012年,求生存、转型成为绿城的主基调。从全员营销到出售优质项目断臂求生,从引入九龙仓到携手融创,从代建到电商、农业与养老地产等,“混血”后的绿城,注入了稳健与多元化的DNA。末日没有来临,轻装上阵的绿城以546亿元的销售额涅槃重生,成为房企第二梯队的新秀。
万科在冲破千亿元以后仍遥遥领跑,宋卫平“赶超万科”的豪言壮语早已灰飞烟灭,更清晰地审视自己的“孩子”后,给出了明确的定位,不再追求规模,而是做精品。从文人的理想主义走向务实后,也许,这才是绿城成为下一批千亿军团后备军的开始。
奋力自救
2011年春节后,杭州各大论坛纷纷爆出绿城资金再度告急,向员工阶段性集资,起点额为10万元。9月,海航30亿元收购绿城的消息不胫而走,被双方辟谣为子虚乌有,又有媒体称,银监会发文对绿城及关联企业房地产信托业务清查。11月,绿城申请破产的传言四起。宋卫平连夜撰文化解流言,称绿城一切都好。但彼时,绿城已危机四伏,风雨飘摇,债务的重压确实让其透不过气来,负债率高达148.7%。
2011年12月,宋卫平在绿城集团报的年会特刊刊首语《自助者,天助》中行文悲怆,并为全年定调:“2012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漫长而艰辛,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调整自己,将这一年的首要目标锁定在:力求生存。2012,绿城会有很多变化,购地开发、商品房开发、中高端等词汇,会在我们的话题中淡化许多,我们谈得更多的,将是轻资产、代建、保障房、服务产品的创新升级、多元化。”
这一年,绿城全力践行上述目标,展开一系列自救行动。
从2011年底到2012年4月,绿城连续转卖6个项目,回笼资金51.1亿元,才在生死线上缓了一口气。这些项目包括杭州兰园、杭州新华造纸厂地块、上海静宇置业、上海外滩地王项目、上海天山路项目和无锡香樟园地块。
与此同时,绿城重组销售体系,以酬金上不封顶广招经纪人,另一方面,实施全员营销,即公司任何人只要能够促成交易,便可提取楼价的0.8%-1.5%的高额佣金,据称此比例为内地行业水平的2-3倍。连宋卫平也亲自挂帅,成为绿城最卖力的销售员。
2012年6月8日,绿城正式宣布获得香港地产开发商九龙仓近51亿港元入股,九龙仓加上原有股份,在交易完成后将持有绿城中国24.6%股份,成为绿城第二大股东,此次配股完成后,绿城净资产负债率将由140%多降至89%。
紧接着,6月22日,绿城将其在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天津等地的9个项目的一半股权转让给融创中国,收取对价33.7亿元人民币,携手融创共同开发。
“这是一个很惨痛的过程,正是因为卖股给九龙仓,跟融创合作,绿城才存活下来,这好比历史上的逃荒年代,大家生了很多孩子,但吃不饱,养不活,只能卖掉几个,总比死掉好。”痛定思痛后的抉择仍让宋卫平感触良久,“我们没能躲过严厉的调控,证明自己还不够聪明,只能不断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