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超市突围之路:多业态扩张、进军食品超市领域

   2013-02-14 北京商报商业周刊3250

  对于超市行业来说,以往以开店数量论成败的法则显然不再适用。“慢增长”时代的来临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可以静下心来,把精力从之前的跑马圈地转到单店效益的提升上来。其中,多业态扩张、进军食品超市、加强供应链等都是超市突围的方向。

  

  多模式并行

  一项全球性的调查显示,2006-2012年,大型超市销售增长极为缓慢,但依然占据各集团的最大比重。因此,在继续重视大卖场经营的同时,超市开始向其他体量和定位的业态发展。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追求个性、需求多元化的特征逐渐凸显。面对这样的变化,超市也需要注意到这种消费市场细分的趋势,发力多元化。

  内资零售大佬华润万家去年在国内零售业市场整体低迷、外资放缓扩张的态势下依旧扩张迅猛,整体的销售额更是接近千亿。事实上,这些销售额并不仅仅由卖场和高端超市贡献。公司旗下的“VIVO采活”健与美零售店、太平洋咖啡等业态也加速全国布局,有力地提升了华润万家在中国零售市场的竞争力。

  根据西方零售业的发展特征,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后,仓储超市、购物中心和精品专卖店等业态开始高速发展。目前,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人均GDP已过1万美元,多业态综合发展的经济条件已经成熟。

  不过,根据大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业态拓展是相时而动,但如果硬生生地划分出一个业态试水,将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年前,沃尔玛试水惠选店,体量比便利店略大,但种类和布点又不及便利店,价格还高于大卖场。在这种情况下,惠选店遭遇了难以盈利的尴尬。三年后,不得不关闭深圳的3家试水店黯然收场。

  发力食品领域

  进入2013年,食品超市眨眼间成为零售企业的香饽饽。北京世贸天阶、奥中置地董事长吉增和表示,公司已在黑龙江省北安市拿地50万亩,在未来两年内进军食品领域,计划在北京社区建200-300家食品直销店;无独有偶,北京华糖洋华堂董事长三枝富博也表示,未来将把三里屯店转入华堂商场体系变身食品馆。

  对于开食品超市的初衷,吉增和坦言是看中了安全食品市场的前景。“越贴近生活的产业往往越具发展性,消费者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世贸天阶将打造全产业链的安全食品。在我看来,这个市场非常大,甚至大过商业地产。”其食品超市的定位是针对家宴主题的特色食品超市。

  目前,日本永旺集团已在广州开设了首家食品超市“美思佰乐”,该卖场面积在2500平方米左右,陈列15000-18000种蔬果、肉类、海鲜、副食以及加工食品等。永旺计划未来五年内在中国开设100家该品牌的分店。美思佰乐目前在日本有750多家店铺,是日本最大的食品超市品牌。相对高端超市,美思佰乐的定位更加亲民,将高端的理念回归到对商品“安全”、“安心”和“便利”的追求上来。

  强化供应链

  对超市来说,销售只是企业经营的环节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整个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从采购、配送和数据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发力。

  在采购环节,一些零售企业加大总部统一采购比例,精简供应商数量,以便发挥规模采购优势。也有企业与主力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加大主力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并通过联盟推进信息化实施,节约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经营生鲜的超市则通过生鲜基地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做到产地直采,最大限度地减少生鲜农产品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仓储和损耗成本。

  在配送环节,实力雄厚的连锁零售企业加入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行列。资料显示,目前在零售业的物流仓储建设中,60%的零售商开始选择自建物流仓储配送中心,这成为当前零售业物流仓储配送的主要方式;35%的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或借用供应商的物流仓储,只有5%左右的零售商依然选择第三方的物流仓储配送系统。

  优化供应链的行为已初见成效。物美商业集团助理总裁种晓兵告诉记者,经过对供应链进行整合,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公司配送中心的配送额今年预计能达到80亿元,超出了当初预计的水平。“2011年底我们加强了生鲜品类的管理,在2012年整体销售不景气的情况下,蔬果品类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这意味着店铺销售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2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