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街之隔的三里屯SOHO和三里屯VILLAGE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景象。在三里屯SOHO的底商中,仍有许多空置的商铺。而早在2011年三里屯VILLAGE的租金就已接近2亿元。租金几乎每年都在上涨。运营了5年的VILLAGE,隶属于英资背景的香港太古集团。
有成功者,就会有失败者。在这股商业地产开发大潮中,大多数开发商聪明地选对了机会,却在运营中不知所措。
最愚蠢的错误往往是最聪明的人犯下的。在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王荣看来,死亡已经在向许多商业地产招手,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记者:本土开发商经验欠缺在哪?
王荣:全世界的建筑师大概最喜欢中国。天马行空的设计、无比充足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外国是不被允许的。中国的开发商大概是最舍得花钱的开发商,觉得“炫”的外观,可以带来持久的客流,但这只是开始。
中国的开发商喜欢听建筑师告诉开发商怎么做。但实际上建筑师并不明白业态该怎么搭配,该怎么做取舍。一个好的购物中心应该在设计阶段就要想清楚,选择什么样的业态,定位于什么样的消费群体,才能招来与这些消费行为有关的客群。外国的业主会非常清晰地告诉我要什么样的物业。在此基础上,让建筑师实现建筑的功能。
此外,中国的开发商不懂商业地产的预热,把风险全部转嫁给商户。这和太古地产等成熟商业地产商玩法是不一样的。成熟的运营商会拒绝一些商户的进入,只有价值观、业态和项目相比配,才会引进。人气是需要培育的过程,但是急功近利的国内开发商,会选择付得起租金的租户。
记者:和三里屯SOHO面临相同的问题,为什么在北京CBD区域内,许多写字楼的底商都陷入了困境?
王荣:出发点不同,决定了结果不同。深圳有两个著名的购物中心,一个叫中信广场,一个叫华润中心。后来华润中心的名字被万象城取代了。尽管华润中心很大,但大家还是只记得万象城。中信广场和华润中心的不同在于,中信广场以写字楼为主,购物中心只是配套。相反,华润中心是以购物、娱乐为核心的,写字楼酒店做匹配。在设计的过程中,商场动线的匹配是完全不一样的。动线决定了购物的便利性,它也是依据人们的购物习惯形成的。国内的业主很难理解动线的设计和搭配。不同物品的摆放是有技巧的。但中国的开发商只是笼统的告诉建筑师,我需要一个怎样功能的写字楼和购物中心,而不知道里面细微的技巧。
记者:商业运营是否是一项很复杂的技术?
王荣:模式背后的技巧不是一天就可以学会的。光是了解每个品牌的需求和覆盖度,就是一门复杂的功课。有些品牌需要评估公司的整体运营能力和经验。运营商是否能够招到品牌,取决于品牌的选址、运营策略和扩张策略。品牌方还会评估运营商过往的能力。
记者:在您看来,严格控制综合体中各种业态的比例,是否可以避免后期运营问题的出现?
王荣:比例不是成功的诀窍,取决于你能够把它融为一体,体现商业零售的功能。要什么样的功能,要覆盖什么样的人群,在开始阶段就要想清楚,这和比例没有关系。
记者:商业地产的人才很匮乏,即使在成熟公司有过运营经验的“空降兵”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症结在哪里?
王荣:即使从太古挖角,光有几个人是不能做成商业地产的。在商业地产行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案例积累经验。最聪明的人是在具体的项目中训练出来的。好的商业地产人才就像奢侈品。但中国真正转型、有成熟经验的商业地产公司只有几家。这不足以证明商业地产人才具备足够的经验。在欧美市场里,有经验的商业地产人才是经过几个周期锻造出来的,他了解这个行业。
记者:是不是所有的开发商都适合开发商业地产?城市化率超过70%以后,住宅开发量会逐渐减少,学会运营商业地产是否是必备的能力?
王荣:不同的开发商有不同的资质,并不是每个开发商都适合做商业地产开发。必须根据公司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盲目转型只有死路一条。
记者:未来的购物中心将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王荣:综合体里面零售的业态会越来越小,更多的是休闲、聊天、餐饮与人沟通有关的,餐饮、休闲、娱乐业态。国外已经有这样的趋势。
记者:一些不符合潮流的购物中心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王荣:以娱乐为核心的和以商务为核心的建筑形态完全不一样。建筑形态、功能一旦固化,想改很难。除非把楼推倒了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