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海地产主席孔庆平
3月7日,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海地产主席孔庆平在接受记者的联合访谈时说,在海外运营的风险会比在中国内地运营的风险要大得多。搞房地产肯定在中国是最好的,没有什么地方比中国做房地产的市场更好。他表示,不管中国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如何严厉,但具有如此巨大需求的市场在全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找不到。也就是说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具吸引力和最具活力的市场。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中国建筑集团和中海地产在海外的规划是怎样的?
孔庆平:我们本身就是境外企业,是香港上市公司,一直坚持在港澳经营,包括在印度、迪拜都曾经开展过业务,当然,我们的重点还是在港澳,在港澳我们一直发展得还是不错,一直坚守在港澳(地区),既有我们的老本行工程承包,也有房地产的投资,在港澳的市场我们都有房地产投资,去年我们在香港的销售也有70多亿,所以,应该说还算是一个在香港比较活跃的一个企业。这几年我们也开始在研究港澳以外的市场,在去年我们有两方面的进展:
第一,在伦敦去年收购了一个写字楼,这只是我们考虑到境外投资风险控制角度认为最安全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最划算的一种方式。它的好处是,通过收购成熟的物业,一方面它的风险是可控的,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可以了解这个市场,了解这个国家的法律法规,了解它的一些操作模式,当然也可以建立一些当地的网络,为我们下一步开展相关的业务打一个基础。所以,我们觉得这还是不错的,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写字楼在英国的金融区,是个核心地段,还是买在合理的价位,将来价格有机会上涨。
第二,去年年初,我们3月31日收购了830(港股上市公司远东环球,编辑注),830是我们的下游产业,主要核心业务是做玻璃幕墙,但经营地域主要是在北美14个城市,也很活跃,在迈阿密、魁北克、中国大陆都有制造厂,通过这个并购以后,马上给我带来1.5亿美金/年的营业收入。我们控股这家公司百分之七十四点多。希望我们以后利用这个平台,在资本市场运作的经验,和国际关系网络,希望搞一些海外基础设施投资,这是我们的一个方向,对企业的定位。
我们也在物色、寻找这方面的机会。
记者:对集团走出去会不会遇到一些阻力?因为一些制造企业和电信设备企业走出去遇到了阻力。
孔庆平:我们做的都是明面的,也不属于垄断的或核心技术的,某一个国家和地区,像中国的城市一样,对他的环境交通有所改善,都是做这样的,而不是买人家的资源,买人家的技术,可能就有一定的门槛。我们是属于在全面放开的市场当中寻找机会。
记者:能不能笼统地说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走出去在政策方面的挑战和受到的阻力会比较小?
孔庆平:所谓的贸易壁垒应该不存在,比如我们到美国买写字楼纯粹是你情我愿,你去买没有人拦着你,在伦敦也是这样,只要你完成交易,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按期付钱那我们肯定是没问题的。
记者:有人认为中国建筑这种收购是中国商业地产的新探索,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孔庆平:其实每个商业行为都有它的必然性,也许也会给其他企业带来示范的作用,但未必就是一个阶段或起点,毕竟这还是商业化的行为,当然,它也是我们在往外走出去摸索的一个模式,这个模式至少我们目前感觉到是风险最低的,也是最容易操作的,比你到伦敦买一个小地块,自己去发展要简单得多,只要你满足当地的一些规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