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开店速度未达预期,茶餐厅第一股翠华控股(01314,HK)遭到了独家保荐人德银的“批评”,后者在继2月初将评级由 “买入”下调至“持有”后,再下狠手,对翠华发布了“沽售”评级报告。
据记者了解,新股上市不久即遭保荐人发布“沽售评级”的情况罕见,因为市场对于投行部、研究部之间形同虚设的防火墙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当有保荐人真正履行其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督导义务时,反而成了“另类”之举。
德银“功课”催得紧
对于上市仅四个月的翠华而言,保荐人德银的严格要求似乎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3月19日,据彭博报道,德银分析师LydiaLing和AnneLing在最新一份研报中将翠华评级由“持有”降至“沽售”,目标价也进一步由2.97港元降至2.9港元。截至上周五收盘,翠华股价报3.97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翠华上市时曾表示,拟在今年3月底前于内地、香港分别开5间新店,总共10间;而德银原本预计这10间新店在去年11月底之前就会开设,但近期却发现香港的3间直至去年12月才开,内地则还有2间到今年1月才开,所以尽管2013财年的新店数目已达标,但考虑到开店时间较预期晚,因此下调评级至“卖出”。
德银还认为,虽然对翠华的中长期发展仍保持乐观,但前述开店速度慢的情况在2014及2015财年仍可能出现,需要下调2013至2015财年盈利预测4%~9.6%。
对于部分投资者而言,德银的“变脸”似乎来得有些突然,但实际上,早在这份“沽售”报告之前,德银已连续两次对翠华发布跟踪报告。
记者留意到,今年1月,在翠华上市近两个月后,德银首次对其给予了“买入”评级,目标价2.97港元,预计2012~2015年度,公司每年新增店铺10~15间,销售年复合增长率达38.9%,带动净利润年复合增长达38.7%。
随着翠华的股价不断创新高,德银于2月初再发报告,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持有”,并称公司股价已反映其在内地的增长潜力,自上市以来涨幅较大,且在同业中拥有最高估值;虽然仍看好翠华的长期战略,但其股价可能需稍作喘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初的跟踪报告里,德银一方面表示,预计翠华2013财年纯利将录得51.5%增长,达1.57亿元,营收增46.7%至11亿元,而增长主要源自稳健的同店销售增长、积极扩张店铺(净店增长50%),及澳门的合营店收入上升等,但另一方面,德银也指出了业绩可能面临的几大下行风险,其中首要的即是“未能按计划扩张”。
保荐人有持续督导责任
“他们 (德银)对风险控制很严,有时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一位曾接触过德银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在内地市场,对保荐人在公司上市后履行督导责任的监管普遍不到位,这也造成了原本只是在做本职工作的德银,反而在很多投资者看来有些“另类”。
不过,对于德银为何会出具这样一份“另类”报告,市场也有着其他的解读。记者留意到,有投资者就质疑,这或许只是一个“唱衰后再买入”的戏法。对于这种猜测,蓝郡投资咨询公司董事李云辉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不排除上市公司对保荐人的某些利益承诺没有兑现,但这种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