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国五条细则陆续出台,住宅楼市调控趋紧之势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商业地产日益成为房企避风港。
作为传统商业腹地,武汉一直受到商业地产巨头青睐,万达、华润、绿地、恒隆、世茂、瑞安、九龙仓……一个个商业地产巨头,近年不断杀入武汉市场。而汉商、武商、中百、中商等本地商业集团也丝毫未避让,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武汉目前商业地产多数属于散售型,这种商业模式,后期难以运营,不利于整体商圈的定位。”一位熟悉武汉商业地产的圈内人士称。在他看来,“前期规划不足、后期运营不善、同质化严重”已经成为武汉商业地产的标签,同样也是诸如武汉的二线城市的通病。
同质化加剧
位于武汉市汉阳汉商银座,该商业项目处于钟家村商圈的核心地带。然而,这个2011年开业的新项目里,除了院线带来的客流,饮食、零售区基本看不到多少客流,大部分商铺门庭冷落。
同样的案例不少,紧邻汉口江汉路商圈的宝丽金广场,通往江边的一侧,门面已全部清空。在汉口二七路附近,已运营多年的汉口东部购物公园仍然人气寥落,基本沦为周边居民的一处娱乐广场。
事实上,这与当地政府近年加大商服用地供应不无关系。仅2012年,武汉便成交纯商服用地38宗,总占地面积129.6万平方米。未来5年,武汉将有超过273万平方米的优质商铺供应。
正是如此,武汉商业结构也正因供应而改写。传统的武广、江汉路、中南商圈之外,逐步新增了徐东商圈、光谷商圈、菱角湖商圈等,商业辐射范围随之放大。
“大多数开发商都是对综合体进行简单复制。”前述人士指出,其招商定位大都集中在普通消费群层,但消费内容并没有详细的区分,“综合体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消费的忠诚度。”
在3月30日召开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上,广百集团董事长荀振英表示,近年来类似于武汉的多数二三线城市购物中心结构几乎都差不多,几乎无一例外地复制“购物中心+商业街+酒店+写字楼+公寓”模式,商业创新性面临极大挑战。“某种程度上,这会导致商业地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他说。
慢工才能出细活
正是由于开发商简单复制,近年来,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设周期也大大缩短。
2009年起,武汉楼市进入商业综合体的开发热潮,此后以年均10个左右的速度推向市场。目前,武汉商业综合体项目已多达40多个,在建商业综合体多达35个,包括钰龙国际金融中心、武汉水游城、南国中心、武商摩尔城、银泰城等。
“最近不少商业综合体从拿地到最后投入运营,只花两年时间,但这样一个在两年之内设计好又盖好的商业项目,注定要失败!”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直言。一般而言,即便是位于核心商圈的商业项目,培育周期也在5、6年左右。
陈启宗表示,在商业项目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绝非照搬住宅地产路数。“设计阶段需要耗费12-18个月,没有一个设计团队能够在9个月内就把一个几十万平方米的项目设计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他说。
专业性欠缺
“在武汉市场,大部分综合体的开发商都是由以往纯住宅开发商转过来的,而这些商业开发商强调现金流快速周转。”前述熟悉武汉商业地产圈内人士称。在他看来,商业地产恰恰难以追求快周转。
成功运作一个商业项目,除了前期规划定位要符合实际消费需求外,更重要在于后期招商定位和人气的培养。上述人士称,多数住宅类开发商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经验和人才。
据了解,武汉当地不少开发商将商业综合体中的商铺分割成小块出售,更利于投资,有利于加快企业现金回流。然而,这必然会对后期运营带来困难。“业主买下商铺后,会按照个人的需求规划商铺。那么,整个商业项目必然成为‘杂货店’,破坏整体运营的效果。”陈启宗说。
此外,政府规划是开发商扎堆综合体开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地块规划中会明确要求配比一定的商业。”一位龙头房企高层人士称,城市综合体是对土地价值的最大利用,但这种商业比例基本都由各区自己来确定,导致在各区交界处,有多个综合体出现。比如武汉徐东商圈,周边除了以往的中商平价、销品茂外,还新增了福星惠誉和东湖春树里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上述房企人士表示,综合体对于拉动当地就业、税收等比住宅更有优势,但若能统一规划,方可避免同质化。